只能做到睜著眼睛默默流淚,一旦氣息加劇,勢必配合以緊閉雙眼的動作。

換句話說哭與充分痛哭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嘴部的抑制。閉著嘴哭時抑制動作的初衷是為了抑制發聲,大大降低哭的音量。

經常在鏡頭裡看見演員用手捂住嘴,無聲的流淚,其實就是本能反應,也是演技不到位的表現。

最少在蘇澤看來,最高階別靠眼神,而且只憑目光就是準確傳達情緒。

然後是微表情,當然越少越好,能控制肌肉越多說明演技越到位,能表達的情緒越複雜。

最後才是肢體配合,什麼捶胸頓足、哭天喊地、上躥下跳、要死要活……

一看就是演的!

在抑制的悲傷中,情緒需要張開嘴發生哭泣,但主觀意識又要求緊閉雙唇噤聲,結果會使嘴唇非常緊張。

蘇澤明顯感覺有種向內的壓力來對抗向上和向外的力量?

嘴部在這種制衡狀態不斷切換,嘴角微微顫抖。

“眉頭上提程度決定哭的力度?”

“眉頭側1/3處形成的扭曲的程度暗示內心的糾結程度嗎?”

“眼睛在睜開的時候會有變化?”

“上眼瞼的提升由於被下壓的雙眉所抑制面板上會形成一層褶皺?”

“咦,眼神竟然顯得暗澹無力?”

“是由於黑白對比的減弱,以及眼球反光面減少而造成的錯覺!”

更多細節被挖掘,然後不停練習重複,形成身體本能,達到瞬間入戲效果。

長期積累讓學習過程越來越快,從驚訝訓練需要兩個多月到恐懼一個半月,蘇澤對於肌肉掌控力越來越出色。

一念之間,萬箭齊發。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十一月中旬,中戲大二悄然過去四分之一,失去新鮮感的同學每天按部就班,有人刻苦努力,有人隨波逐流,有人混吃等死。

今天週末,孔雪打手機讓來工作室,見蘇澤到場,拿出一個厚厚劇本笑道:“看看這個。”

“這是?”蘇澤好奇接過一看,驚訝道:“劇本?”

“雷米的心理罪!”

孔雪一愣,好奇道:“你看過?”

蘇澤翻開,邊看邊道:“挺喜歡推理懸疑,雷米的作品還不錯。”

孔雪恍然大悟,怪不得角色要求內心複雜高智商,原來是推理粉?

“導演是?”蘇澤習慣性開啟主創名單,皺眉道:“五百?”

“嗯,算是新導演吧。”孔雪坐到蘇澤旁邊,介紹道:“孤光聯盟聽過沒?”

見蘇澤搖頭,笑道:“說白了就是一群名不見經傳的從業者抱團組成的鬆散小組,裡面有導演、有攝像、有燈光、有武指等等。”

“聽說現在八九個人,這個五百就是發起者。”

蘇澤飛快瀏覽完大致,問道:“看體量是網劇?”

“沒錯,就是網劇。”孔雪試探道:“不喜歡網劇?”

“哪有。”蘇澤笑道:“現在網劇大火,誰敢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