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詞的細節……動作的細節……表情的細節……情緒的細節……眼神的細節……”

“無數細節拼成一起才能讓角色活生生出現在觀眾面前!”

“張譯這段表演就是細節展示,情緒逐漸伴隨動作開始升級,而不是上來就大呼小叫,那樣只能讓觀眾出戏。”

“老師,再往上是什麼境界?”

陳剛早就預料這個問題,笑道:“千人一面聽過吧?”

“形容有些演員演什麼角色都一樣?”

“別笑!”

“這不是貶義詞!”

陳剛嚴肅道:“一個演員是否成熟最大標準就在於有沒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比如我說光頭,你們第一個想到誰?”

“陳佩斯!”趙雲成第一個脫口而出。

“對,這就是成功!”陳剛認真道:“廣告是商品的標籤,影視作品就是咱們演員的武器,一點點把印象刻進觀眾的腦海裡。”

“很多人說程道明老師演什麼都是他自己?”

“這話對,但也不對!”

“程道明老師演技毋庸置疑,之所以觀眾認為千人一面,主要是因為他個人風格太多突出,甚至掩蓋角色的光芒。”

“這種事有利有弊,最開始演員想要觀眾記住自己,必須擁有與眾不同的個人魅力。”

“當一個角色成功,很多資源蜂擁而至,資本想複製流量密碼,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演員會陷入某種特定角色的怪圈。”

“一次兩次觀眾還能接受,次數多了換成誰都會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陳剛感嘆道:“演員其實很被動,被動等劇本,被動等導演,被動等角色。”

“說句玄乎的話,一個演員能遇見真正適合自己的角色絕對是千載難逢的緣分!”

蘇澤默默點頭,不愧是中戲導師,說話一針見血。很多人喜歡罵某個演員演什麼都一樣?

你行你上啊!

但凡能在觀眾心裡留下印象都是成功!

演員千千萬,有幾個千人千面的大神?

“第三階段就是千人千面。”陳剛繼續播放影片道:“也是咱們演員追求的最高境界。”

“老前輩們很多已經達到演什麼像什麼,名字太多我就不提了。中生代裡面有幾個我認為已經達到千人千面的門檻,比如張譯。”

“看看這張臉,知道他剛出道曾經有人點評說什麼?”

“驢臉!”

眾人忍不住鬨笑,蘇澤也笑了,三角眼、細長臉、蒜鼻子,長相實在不夠精緻,用流行話形容叫……

醜帥醜帥的?

“這是電影親愛的吃飯一段表演,同桌有黃博和郝蕾,兩人都是演技派沒錯吧?”

“你們看看他是如何表現角色的。”

這段表演更經典,蘇澤特別喜歡,張譯一開口就把觀眾注意力完全吸過去。邊喝酒,邊痛苦地傾訴兒子失蹤那天的事。

說到最傷心處情不自禁地哼起秦腔?

點睛之筆!

特別是最後把手指沾的酒舔乾淨?

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