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潛規則?(第2/2頁)
章節報錯
“二試難度增加,除朗誦和命題表演外,另外加聲樂,當然是清唱,主要考察學生的樂感和節奏。”
“最後一次也是最難一關,朗誦、聲樂、命題表演再加上形體展示和個人才藝。”
劉天藝見蘇澤聽的認真,笑道:“至於口試基本就是考官對於學生知識面積累的考察,任何行業想走到最後拼的都是知識底蘊明白嗎?”
蘇澤點點頭,對於流程不是秘密,每年大同小異。當然中戲除表演系還有其他,比如話劇系、音樂劇戲、歌劇系、舞蹈系甚至京劇系。
戲這個字涵蓋太深!
“咱們從初試說起,每人一段朗誦。我們主要校驗學生語言聲音的條件與基礎,包括對朗誦作品的理解、感受、想象和表現的能力。”
劉天藝分析道:“成績差別就在於細節,比如吐字、發聲、語音及嗓音等等。”
“其實從考生入場,隱形考察已經開始。包括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自我介紹,以及朗誦與表演時的神態,三個考官都在按照自己的標準審查。”
說到這裡遞給蘇澤一瓶礦泉水,詢問道:“知道為什麼要初試?”
蘇澤猜測道:“把不行的直接淘汰?”
“沒錯,所謂初試目的很簡單,就是為拿下不合格考生。”劉天藝認真道:“每年幾萬考生最後能錄取三百人,表演系最多百人,這還是多次擴招的結果。”
蘇澤深吸口氣,要說沒壓力是假的,雖然有系統,但留給自己的時間太少了。
“然後是命題表演,挑八到十個考生一組命題集體面試表演。主要考察臺上能否鬆弛自如,能不能在有機的在特定情境中組織行為動作。”
“命題通常以情境性的集體練習或集體表演中每人單獨做一件事的表演為主,基本都是無實物表演。”
說到這裡看著蘇澤,微笑道:“這點是你的強項!”
蘇澤微微一笑,演員就是考表演,其他什麼聲樂形體都是錦上添花,能演才是硬道理。
劉天藝自然看出蘇澤的自信,不得不說眼前這個男孩的確天賦很高,千萬別小看無實物表演,影帝和龍套水平差別就在於此。
靠想象力豐滿細節,利用邏輯引導觀眾,積累對於角色的信念感,彷彿一塊塊拼圖,把原本虛無縹緲的人物立體的展示出來。
這才叫功夫!
“形體考察肢體基本狀況,什麼協調性、靈活度,以及有否缺陷等。聲樂則進一步考察聲音,以及節奏、樂感、包括對歌曲的理解及表達。”
“前兩次考試目的只有一個,儘可能淘汰人數。”劉天藝嚴肅道:“一百五十比一錄取率可不是開玩笑的。”
“重頭戲是三試,考試將更加嚴格細膩,不但要確定出參加文考錄取的考生,還要排列出考生最後決定命運的專業名次。”
蘇澤邊聽邊看資料,特別朗誦和表演問題不大,主要是聲樂和形體。按照劉天藝多年經驗分析,聲樂就是跟著助考彈奏的鋼琴旋律即興演唱,或跟著考官打出某種節奏即興跟拍,或者給簡譜或五線譜讓考生試唱旋律等。
形體也差不多,舞蹈動作或形體動作,有時也出聯絡表演的形體考察,比如過封鎖線、過風洞口、火災脫險等。
“去年命題表演是火車站候車室、校慶聚會、動物園、瘋人院四項。”
劉天藝繼續道:“多人同時表演最能考察你們的想象力,表現力及形象塑造能力,越是亂哄哄的場面越便於考官進行比較甄別懂嗎?”
“中戲考官有個不成文的規則,越是好苗子越要多考幾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