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七年的最後一個月,李三郎的關中軍整整在汴梁停留了半個來月,不惜做出要攻打汴梁的架勢,才將自家繳獲的那批物資討回了不到一半。

自從半月前封了文演和段志玄兩個小官之後,對於段志玄提出的取走暫存物資之事,趙詰便表現出了一副朕不知的模樣,盡拿些官面話來搪塞, 反正就是不想給。

段志玄在汴梁也不認識什麼人,唯一熟悉些的便是張叔夜,上門求了兩次,張叔夜也算盡心周旋,但還是沒什麼用。

一直在城中蹉跎了七八天,段志玄無奈, 只得出城向李三郎稟報情況,這可把李三郎氣的不輕, 面對宗望都沒吃虧的李三郎, 卻被趙詰陰了一把,這如何能忍?

當下也不顧文演的勸阻,便開始打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嚇一嚇趙詰。

李三郎也不信邪,這趙詰怕完顏宗望,難道便不怕我李大帥?

趙詰果然還是那個趙詰,眼看關中大軍一副不死不休的樣子,當即便慫了,連忙派張叔夜出城交涉。

李三郎也不多話,將張叔夜自家簽署的接收物資名單丟給了他,張叔夜頓時老臉通紅,吶吶不知所言。

李三郎冷笑一聲道:

“怎麼?他完顏宗望說上一句, 便能得無數好處,我關中的物資說不給就不給了?這是看不起我關中?既然如此咱們就刀劍之下見真章吧。”

張叔夜被其充滿殺意的言語駭了一跳, 連忙勸道:

“李帥莫要衝動,老國公一生忠義, 萬萬不能臨老還背個叛國之名吧?且容老夫再去與陛下好好說道說道, 如何?”

李三郎冷笑一聲道:

“你也別拿爺爺來壓我,我等從關中千里迢迢前來救你們,沒點像樣的賞賜便也罷了,我等也不在乎,但這批物資是我關中將士死了多少人才截下的,陣亡將士的安置全看這些物資,你等若敢貪墨,我答應我關中將士也不會答應的,老大人還請三思。”

張叔夜也自知理虧,不敢再多言,只能拱手說了句‘李帥放心,老夫接手的物資,便是死也要將其如數奉還。’

說完便轉身離開了關中大營,回了汴梁去與趙詰商議。

趙詰自然不想給,而且即便想給也拿不出來了,為了先行湊足宗望的賠償,那批物資之中的金銀已經被趙詰取走了半數,如今汴梁這幅鳥樣, 如何還能湊得出來。

又經過幾日的交涉,最終先將剩餘的物資金銀交給關中軍, 至於缺額便商議好了逐年交還一部分, 李三郎看汴梁確實是拿不出來,便也勉強同意了。

金銀這些還好說,糧草數量實在過於龐大,單憑關中軍這點人手是萬萬運不走的,再者說關中如今並不缺糧食,關中如今水利通達,已經大豐收了十餘年,存糧多得都快放不下了,糧食的價格也基本穩定在一升五到七錢左右,這些糧食雖多,但是運到關中也不值多少錢。

李三郎算了算這筆賬後,便將一部分糧草送給了文演,剩餘的除了留下夠一萬大軍三月之用後,便盡數分給了汴梁的百姓。

這些糧食雖然平攤給到每個人頭上不算多,但也能暫緩了城中百姓的燃眉之急,令得百姓稱讚關中軍乃是仁義之師。

許多有抱負的青年官員,看著關中義舉,也是心中微動,辭了官職後準備隨著李三郎等去關中看看。

李三郎自然大喜,其從小便在李成義身旁,早就耳聞目染的明白了人才的重要,關中能有如今的氣象,第一功當然是得益於全真教掃除妖邪,讓關中穩定。

這第二便是道堂源源不斷的輸出人才,使得關中強盛。

這第三便是李成義為人眼光卓絕,不止培養了許多關中本地人才,對於來關中避難的人才也從來都是一視同仁,求才若渴。

如今有這許多青年才子的投靠,即便其中大部分只能當個縣令之類的百里侯,但只要出上一兩個像李靖那般的人才,便是賺死了。

此舉自然惹得趙詰大怒,直罵李三郎等是狼子野心,收買人心。

關中如今與大周算是被趙詰逼得撕破了臉,李三郎如何會在乎趙詰的想法,又在汴梁停留了好幾日招賢納士之後,才心滿意足的帶著兩百餘青年士子,大搖大擺的回關中去了。

如今北方大部分已經被魔門所佔,從北方回關中雖然不是不行,但也頗為危險,如今關中大軍所帶物資頗多,且帶著這兩百多士子,李三郎也不想冒險,便準備和文演一道先南下,然後從荊州入蜀,而後從漢中入走陳倉過祁山道入關中。

這條路雖然遠了一些,但勝在穩妥,而且李三郎也準備從蜀中看看有沒有機會,由蜀中或者漢中攻入高原,讓佛門首尾不能相顧。

李三郎和文演兩軍一路往南,到了荊州後便分開一方走東南,一方走西南,張通靈需要回去坐鎮龍虎山,沒法與趙守敬回關中拜見許道平,便讓趙玄朗代自己向祖師請罪,讓其跟著師叔去關中一趟,也算遊歷一番。

荊州本來是星辰派的地盤,關中軍想要從荊州入蜀,雖然不算難,但被刁難一番本也算常事,只是如今星辰派在道辰子的帶領下,如今正在山東與玄元和神宵一起與曹芳等人對峙,荊州也就留了一小部分力量,自然不敢與關中軍為難,趙守敬只是派了個弟子說上一聲後,便大大方方的放行了。

眾人從白帝城坐船一路入蜀,而趙守敬知道了李三郎的想法之後,便帶著李三郎和趙玄朗先行一步去太白拜訪,畢竟蜀中形勢,太白作為蜀中劍派盟主自然一清二楚的。

將大軍暫時交給段志玄暫時統領,三人一路飛遁,不到一日便來到了太白山門,趙守敬遞上拜帖之後,出來迎接的是齊玄真的得意弟子孫雲峰真君。

如今正是天地氣運勃發之時,眾人修煉比起從前也是快了許多,這位孫雲峰也在前不久證就了真君。

孫雲峰將眾人帶到待客的大殿之中,上了茶,仔細聽了李三郎的想法後,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