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重和三年,五月十八。

關中的五月已然頗為燥熱,連鳥兒的叫聲都顯得有些焉了。

整個關中都是麥香陣陣,一陣風過,便如湖面起了波瀾,起起伏伏的蕩起了金黃色的波浪。

長安城。

如今的長安城比大興城之時擴大了一倍有餘,常住人口也有四十多萬戶,二百多萬人,恐怕要不了多少年便能與和陽城媲美了。

城門處一個高大的青年身穿黑衣,腰纏玉帶,面容如刀刻的一般,格外顯得硬朗。

一個老僕緊跟在其身後,不敢雷池半步。

青年面容和煦,排著隊沒有絲毫不耐,看到前方一個老婦人揹著菜顯得很是辛苦。

這位好似貴公子般的青年還用手幫其託著一些,老婦人察覺有些異樣,轉身道了聲謝,青年笑著說了聲無妨,硬朗的面孔也被笑容綜合的沒那般刺眼了。

若如許道平在此,肯定能認出這個高大青年,赫然便是當年的魔門聖子何其道。

這位聖子當年被許道平斬過一次之後,如今已然沒了當年那般猖狂,就是顯得和煦了起來。

入得城中,何其道左右打量著長安城的繁華,朱雀大道之上,車馬川流不息,兩旁商鋪林立,行人具都是走在專門留出來的行道之上。

來到一處賣餛飩的小店,小店不大長寬不過丈餘,生意倒是挺好,裡面唯二的兩張小桌已然都有了客人。

何其道也不在意,笑著付了錢,和老僕兩人蹲在街道旁吃了起來。

店中一個青年看二人如此,便和同伴說了一句,看到同伴點頭之後,便對何其道喊道:

“這位兄臺如不介意,可和我等擠一擠。”

何其道轉身笑道:

“那便打擾二位賢達了。”

開口那名青年擺手笑道:

“賢達二字萬萬不敢當,兄臺快請坐。”

何其道道了聲謝,便和老僕坐了下來。

何其道魔門聖子,那是何等人物,不過三兩句話便將兩人的底細都抖了出來。

這二人,說話那名青年叫做黃韜,乃是唐國公、關西節度使、關中都督屬下的一個判官。

另外一人叫徐成,則是掌管著五百關中精銳騎兵的兵馬使,兩人都是道堂出身,頗得李成義重用。

黃韜二人今日沐休,便商量一起出城遊玩,恰巧看到何其道氣質非凡,便有心結交,想著為節度使舉薦人才。

待得相談了片刻,黃韜覺得時機成熟便試探問道;

“不知兄臺是哪裡人士?”

何其道不知其有何用意,當然也不可能說真話,便隨意說了西域一個小國,自稱乃是中原後裔。

黃韜有些喜悅,剛才交談之時便覺得此人談吐不凡,如今既然是個中原遺民,那自家邀請便有把握多了。

當下起身拱手,開口道:

“在下看兄臺談吐不凡,不知可有出仕之意?我家節帥求才若渴,兄臺若能出仕關中,定會得到重用。”

何其道這才知道為何這般容易便將二人底細套了出來,原是人家有意為之,就是為的現在呢。

何其道假裝沉思,實際上心裡早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