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羅浮論道結束已然過了半月有餘。

和陽城突然冒出了許多說書人,在說一段《許純陽三論羅浮》的話本,傳的沸沸揚揚。

其中的故事是這般的,說的是許道平和羅浮教論道三次,三次皆勝,連大名鼎鼎的廣濟真君寇獻,都甘拜下風。

近來幾日更是離譜,故事編的讓許道平都臉紅。

說是全真掌教一劍敗了羅浮掌教,羅浮掌教心慕許掌教風采,決定將全真的戒律請回羅浮,要讓羅浮弟子都開始持戒。

這其中要說沒有廣濟真君的手筆,許道平第一個不信。

當日論道結束之後,許道平就從弟子哪裡知道了,全真眾人抱著決死之心上了羅浮。

許道平又是感動又是自責,狠自己沒有傳個信回全真,回傳全真之後就急忙派出弟子,前去追尋三弟子趙守敬等人。

許道平心裡也是知道能追上的機率不大,趙守敬從和眾人分開之後就一直遮掩行蹤帶著三個四代弟子往中原而去。

不過許道平還是派了人去尋,以三月時間為止,能不能尋到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經過半個月的商議和準備,全真教已然決定北上入關中,各門人的家眷也已然準備妥當。

全真教的道觀則是送給了羅浮,聽說可能是崔廣元前來接手作為別府。

聽到全真教要搬遷,許多信徒也哭著喊著要一起隨行,許道平也不忍相棄,著弟子統計之後一起出發,差不多有兩萬戶十多萬百姓相隨。

準備的事宜不少,經過一週的梳理也基本理順,糧食、衣物、藥材、還有一些牛馬牲畜,都蒐集了不少。

等準備的差不多了,便開始一處處安排通知那些先走,那些後走,這些事看著不起眼卻都是極為重要之事,都是經過詳細的考量的。

前前後後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終於開始搬遷,百姓都懷著對以後美好生活的嚮往,跟隨著全真教離開。

這也讓許道平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輕忽。

跟隨的百姓大部分已經在三天前開始陸續沿著滄江出發,滄江說是江還不如說是小河,只有三四丈寬只到漢中便被漢中百姓引做灌溉之用。

許道平和幾個弟子門人帶著最後一批百姓從和陽城出發,幾人都是在最後,等百姓都走了才從城中出來。

來到城外,許道平便看到崔廣元和徐太真在城門處,默默的站在一旁。

許道平對著二人笑了笑,吩咐幾名弟子看護著百姓先走,而後才大步來到二人身邊。

心中其實有很多話想說,只是真到了要說之時又不知該如何說了。

沉默片刻,許道平對著兩人一禮,說道:

“多謝兩位道友,這麼多年看護,貧道感激不盡。”

崔廣元嘆息一聲道:

“道友,言重了。”

一人說了一句,又是一陣沉默。

一時之間,三人竟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全真教的離開雖然有許道平的意願,但是畢竟崔廣元也用情誼相逼了一把。

許道平雖然理解他的難處,也從未往心裡去。

可是崔廣元對許道平卻一直心有愧疚,難以面對,也不知道說些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