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道平師徒在潯州呆了七日,一邊為百姓調理身體一邊講經說法。

每天開講之時都有幾千百姓前來聽許道平講、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那位陳縣尉也每日必到。

講道過後這位陳仲奇陳縣尉還會提出一些問題與見解,有些問題問的很是幼稚,與初學道經之人問的差不多,有時卻也能令許道平眼前一亮若有所悟。

七日後,許道平師徒準備離開潯州,繼續往漢中方向前行,那位陳縣尉也要進漢中刺史府彙報此次瘟疫之事,三人便一起同行。

一路走走停停半個月便來到了漢中郡治所,所在的和陽城。

此城縱橫三十餘里,人口接近三百萬,仙凡雜居乃是西南第一雄城。

離羅浮山不過百里對於金丹真人來說,不過轉瞬即至,也沒有什麼不長眼的敢在羅浮眼底下亂來。

離著和陽城還有裡許,便看到這城牆高几十丈,便是這城門都高十幾丈寬五六丈,雄偉的不像話,許道平師徒從東南來到西南三千餘里,見到的城池也有幾百座了,別說是和其相比的,便是比之弱一籌的都沒有。

城門處行人進進出出熱鬧異常,三人進了城由陳縣尉帶著到了城北,為兩人尋到了一處道觀掛單,城北大部分是凡人所在,修士多在城南,刺史府也在城南。

“兩位真人,且在此處先休息,在下先到刺史府回了差事再來向真人請教。”

這半個月陳縣尉天天聽許道平講解道經,越發的對其敬佩不已。

“縣尉,儘管去忙不用在意我二人”

陳縣尉恭敬一禮,便轉身離去。

許道平二人也回了一禮,這位縣尉雷厲風行,看著粗魯卻是粗中有細,且又對道家經典這般有悟性真是佳弟子讓許道平都不由生出了收徒之心,想到這心中又是一嘆:

“可惜啊,這等人物沒有靈根連入道也不能,哎、真真可惜。”

二人入了道觀,看到只有一個老道長帶著幾個小道童在院子中種菜。

老道長看見來了兩個道士便把手往道袍上蹭了蹭打了個稽首道:

“二位道友,來此貴幹。”

許道平師徒回了一禮說道:

“長老有禮了,貧道純陽這是我弟子陳德復,我二人從東南而來今日剛入城,想在此處掛單幾日。”

這老道聽到純陽二字愣了愣驚訝的說道:

“可是醫道大家許純陽道長?”

許道平笑了笑回道:

“大家不敢當,不過在下的確是許純陽”

老道人聽到許道平承認也是高興。

“兩位道長,隨我來老道這道觀幾年也沒有同道來訪,今天竟然來了兩位高賢,二位隨我來先在我處住下。”

幾個小道童看著老道長這般高興也有些好奇的頂著二人猛看,看著這幾個小道童直盯盯的看人,老道長瞪了幾個人一眼,幾個小道童嚇了了一跳忙低頭繼續種菜不敢抬頭。

許道平看著這幾個小童也是有些失笑:

“這是長老的弟子麼?倒是靈秀。”

老道看著這幾個小童嘆息一聲搖搖頭道:

“哎,他們也都是可憐的,都是小小年紀便失了父母,老道不忍心便接回道觀中,做了童子。還有幾個比他們大些的都在外面幫人跑跑腿賺些銀錢補貼道觀,都是些好孩子。”

許道平有些對老道士刮目相看了,看的出來這道觀在這種仙凡雜居之地,沒有修煉之人,香火怕是基本沒有的。

還收養孤兒恐怕自家過得也是極為艱難的,真是心地慈悲。

“長老慈悲”

老道呵呵一笑道:

“不說這些了,來老道為兩位高賢安排住處”

許道平二人在道觀中放了行李,便出的道觀打算去城南看看能不能買到上乘築基之法。

兩人來到城南便看到有一座高大的府邸在城南中心處那便是刺史府了,這麼大座城市也不知道哪裡有修仙之人開的商鋪,兩人也不認識人只能慢慢問著前行來個一個寬敞的街市才進入便感覺安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