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聖天真,清都玉律。千靈敬仰,萬聖奉行。非有金骨玉姿,不得輕傳,亦不得輕受也。今日壇下弟子,自發信心,求受大戒。

可知時至之妙,在斯一舉;將來大闡玄風,始於今日也。

壇下受戒弟子!爾遠離塵世,來正教門,皆為善根深重。

所以,心地了明,豁達罪福,易曉善惡。

太上有言:

行路者,非足莫前;升堂者,非門莫入。學道初基,必有戒律,行為入門。所謂千里之遙,始於足下也。

今者既已出家,若不修持戒律,任意而行,不知禁忌,動違科條,則就學無方,進道無序。

漸至善業不生,惡念增長,真仙不來接引,魔鬼於爾追隨。

修煉諸般法門,多遭魔障,不能就道。

是以,必先持戒,調伏其心。

動由規度,無失威儀。

濟人利物,自正正人。

為而不爭,犯而不校。

常於性命上留心,莫向名利中掛念。

久久純熟,自然與道相親,必定福長災消。

智慧日生,心神開悟,功圓道備,舉形飛仙,遊晏玉京,皆從此起。

大哉戒乎!倘非夙有善緣,豈能早逢聖化?

吾今為汝宣說《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汝等清淨三業,諦聽法言: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此戒爾可能持否?”

許平叩首答曰:“弟子能持。”

師雲:

“仙經萬卷,忠孝為先。

德行無邊,仁信為本。若不盡節君親,推誠萬物,天上豈有不忠不孝之神仙?不仁不信之聖道哉?

所以,太上首言:

忠孝仁信,是乃入道之根本。

當盡心盡力,致命致身。

以事君親,先要推廣此心,慈愛萬物,不起分別人我之心,方為戒子。

倘不忠於君,不孝於親,不仁於物,不信於友。

如此之人,大本有虧,安能入道?切宜戒之。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此戒爾可能持否?”

許平叩首答曰:“弟子能持”

師雲:“凡陰謀暗算,教唆起事,陷害於人,謂之陰賊潛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