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要物色女婿這事在京都世家貴族間悄悄地傳了起來。

皇帝自然也聽說了這事兒。

這日下完早朝,說完了正事,皇帝問,

“愛卿。景珩那孩子在府上養傷沒有打擾到你吧?”

顧紹略一躊躇,謹慎道,

“裴三公子的傷如今養得差不多。”

皇帝笑了笑,拿起桌上的一封奏摺,

“愛卿回來那日,京都不只是發生過騷亂,還發生了一件事。”

他頓了頓,提筆在奏摺上圈了一下,又道,

“想必愛卿也知道,當年在鎮國公府後院救了景珩的,竟是令媛。”

“陰差陽錯下被人冒領了功勞,當年朕曾厚厚的賞賜過那位冒領功勞的人。”

“如今,找到了真正的救命恩人,朕想著,總是要厚賞一番。”

顧紹這些日子自是知道了這件事,也明白阿媛當初為何會抱著那個布偶孤零零地在池塘邊坐著。

那段日子他沉浸在失去妻子的痛苦之中,對阿媛關心甚少。

這才導致阿媛下水後大病一場,把那一陣發生事都忘光了。

顧紹上前行禮,懇切地對皇帝說道,

“陛下。就算小女曾救過裴三公子,也絕不敢受了這份封賞。”

“若說起來,裴三公子早已回報小女。”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小女的無心之舉,實不敢蒙受此恩。”

搶親的事,顧紹也瞭解的七七八八,知道起初就是裴瑾廷一力承擔罪責,並未牽連到阿媛身上。

顧紹撩袍跪下,

“陛下……”

皇帝卻不容他繼續往下說,

“愛卿。這事就這麼定了。”

“賞賜不日就會送到府中。愛卿啊。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聾不啞不做家翁。”

話說到這份上,若是再推拒就顯得不識好歹了。

顧紹嚥下之前想說要說的話,恭敬叩首,

“臣代小女叩謝陛下隆恩。”

皇帝笑呵呵地擺手,

“景珩且讓他在府上再住一些時日吧。”

“這孩子,看著灑脫任性,實際是個好的。若他在府上有什麼言語冒失,還望愛卿多加提點和關照。”

那樣慈愛、鄭重的語氣,只有在極為疼愛孩子的長輩身上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