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一晃五六年,許諾出山了卻人間因果(第2/3頁)
章節報錯
「你打聽的是那個又黑又跛的喬家女啊,她六年前嫁出去了,嫁給了一個鰥夫,不過運氣不好,不到兩年那鰥夫就去世了,留下她和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後來喬女領著孩子回孃家投靠,她那偏心的父母嫌棄她不願意收留,最後在村前頭租了一間破房子,靠織布為生咧。」
「如今那孩子都三四歲大了,健康的很,平日就在村子頭玩耍,怪懂事的。」
「喬女啊,她晚上在家織布,白天就拿去縣城集市叫賣,天黑才回,你現在去縣城集市說不定還能看到她的攤子呢。」
「對了,這位道長,你和這喬家女是什麼關係?怎麼一來就打聽她的情況?」
長舌婦說完後,一副八卦的模樣打聽起許諾的訊息來,最後被他一句話打發掉。
這就是許諾來到平原縣集市的原因,他打算先見一見喬女。
之前她能出嫁給那名短命的鰥夫,應該是他5兩銀子介紹費的功勞,只是才嫁過去2年不到夫家就去世了,剩下她一個人撫養一個三歲多的孩子,境況比起先前,說不上是好一些還是懷一些。
許諾身上未了卻的因果說不定就落在這人身上。
在縣城門口隨便找人打聽了一下去處,許諾按圖索驥來到了集市門口,老遠就看見一個擺在最外面的布匹攤位。
五六年未見,喬女身形略微豐腴了一些,之前的劉海頭也盤了起來,整個人多了一絲幹練和潑辣,唯一不變的是一雙緊鎖的眉頭。
許諾想了想,他此番若是直接上前去找喬女恐怕解決不了問題,對方的遭遇或許還是落在姻緣身上,於是打算在旁邊觀察一下再說。
許諾左右打量了一眼,選了一家靠近集市門口的小酒館,進去叫了一壺熱茶。
從敞開的窗戶看過去,正好能瞧見喬女的布攤。
許諾入座後不久,就被隔壁桌子上的兩名儒生的談話吸引。
兩人談論的物件正是在集市門口叫賣的喬女。
一人30多歲,穿著一身錦衣長袍,看得出家境尚可,頭戴一頂儒生帽,額下一縷長鬚,面相頗為為溫爾雅。
他的同桌年紀與他相彷,額下並未蓄鬚。
儒生帽男子盯著窗外的喬女好奇的問道:「那女子是誰,家中沒有男人了嗎?怎滴讓她出來拋頭露面?」
經書之中,自古講究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儒生男子才有此一問。
他的同伴好像認識喬女,給他蓄了一碗茶回道:「那賣布的女子啊?好像是城郊村子的人,叫喬女,家中男人不在了,獨自撫養一個不滿4歲的男孩,晚上在家織布,白天就拿到街上叫賣,靠此營生湖口。」
「原來如此。」
儒生帽男子點了點頭,隨後收回了目光。
他的同伴見他面帶思緒,想到了這位好友剛剛經歷喪妻之痛,剩下一獨子小名烏頭,尚未滿月,沒人撫養,於是面帶笑意的詢問道:「我看此女不錯,嗓門嘹亮而且手腳利索,看著就是持家的勤快人,你們兩人,一人喪夫,一人喪妻,乾脆你找個媒人上門提前好了,娶回來正好幫你主持家業,孩子也有人照顧,只是……」
儒生帽男子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止不住的問道:「只是什麼?」
他同伴回道:「只是此女面上有一塊巴掌大的胎
記,還瘸了一條腿,外形方面稍有一點醜陋,但為人處世十分得體……」
儒生帽男子又仔細瞧了瞧,果然看到側過去的半張臉上有一塊巴掌大的黑斑,幫人裁量布匹時一腳高一腳低,當下面色上多了一絲遺憾,於是婉拒了同伴的提議,「這般閒話休要再提,我一男的無所謂,若是傳出去免得壞了人家女子的名聲。」
「好吧,我只是覺得這喬女不錯。」
同伴也覺得有些可惜。
姻緣這種事必須要雙方瞧對眼,瞧不對眼也沒得法。
讀書人之間就是這樣,即便是婉拒也儘量講究斯文得體,不要讓其他人下不了臺階,若讓那些爽利的人看到,恐怕會露出一絲鄙夷的嘲諷。
瞧不上就是瞧不上,何必找一個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
許諾全程將兩人的談話聲聽在耳中,從剛才的談話內容看,這儒生帽男子的品性還是可以的,至於嫌棄喬女的長相這事,是個正常男人都會嫌棄,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所有男人的天性,不分年紀。
關鍵是對方能否發現喬女身上一些可貴的品質。
許諾只是見了此人一面,暫時並不清楚他的情況,也不能武斷的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