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知己知彼,萬無一失(第1/4頁)
章節報錯
許諾委託長澤雅美帶過去的話,很快收到了回覆。
東京相撲協會那邊回覆,“明日午後,鄙人鶴龍力三郎,正式攜東京相撲協會成員來酒店登門拜訪。”
當晚,就委託中間人送來了拜帖。
霓虹國內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特別看中師出有名和‘各種規矩’,拜帖就是規矩之一,這東西,就是華國古代大戶人家之間互相竄門時,要提前拿著名片去和對方約定時間,談妥了,才會正式下拜帖。
不提前約好,直接上門屬於沒有禮貌的行為。
當然,小門小戶就沒這麼多規矩了。
華國現代基本上都不用了。
但霓虹在一些民間正式機構,還沿用了這種古制,以顯示對方的決心和尊重。
是拜帖,而不是戰帖,還是有點區別的。
通俗說,就是分勝負,但不分生死。
畢竟一個半路加入霓虹國籍的蒙古人,肯定不會為了所謂的霓虹國民族榮耀感打生打死,都是為了炒作和撈錢。
恰飯嘛,不寒磣。
中間人除了送拜帖外,還要和許諾這邊商量對戰規則,最後決定採用一對一的無限制徒手格鬥模式。
中間人走後,這件事已經透過各種途徑傳遍了整個劇組。
大家都知道,許諾在霓虹格鬥圈名氣很大,有人要上門來挑戰了。
一時間看熱鬧的情緒居多。
不過劇組的導演和武行負責人陳魁商量一下後,卻覺得這種事情有另一層價值,那就是對電影的宣傳。
大劇組,大投資,在電影上映前會時不時的扣一點內幕新聞,或者明星CP出來炒作一下,這也是一種常用的宣傳手段。
這種帶有兩個民族之間碰撞的約鬥模式天然具有炒作的價值,前提是能打贏。
導演對這一行不懂,但是陳魁算是圈內人了。
他知道一條鐵的定律,一般只有聲名赫赫,佔據優勢的大能,才會有人上門挑戰,你若是一個小蝦米,人家怎會提前一天給你下拜帖?
早操著傢伙直接打上門去了。
“所以……”
許諾望著前來房間串門的導演和陳魁,“你們是想借這個事情,給劇組宣傳一下?”
導演面色和藹的解釋道:“我們拍完東京的戲份後,劇組差不多就要殺青了,然後是2個月左右的電影后期籌備,在春節前肯定要上映的,你的這次約戰活動如果操作好,至少能省下1000萬的宣傳經費。”
導演看許諾的目光也變了。
他哪知道許諾在格鬥圈還有這麼大的名氣?
之前在劇組因為和謝小廚鬧矛盾,雖然事情平息了,但許諾在導演心中也多了一個會惹事的標籤。
而現在,許諾的標籤在‘會惹事’後面,又多了‘極具商業價值’等諸多標籤。
這就是為什麼導演對人氣明星又愛又恨了,人家演技是差了點,架子是大了點,薪水要求是高了點,但是可以省掉很多後期的宣傳經費啊。
陳魁比導演懂得更多,他直接問了一個關鍵的點,“來挑戰你的這個可是橫綱力士,你有把握取勝嗎?”
“如果有,我們就直接採取直播模式,和國內的某家短影片合作,爭取提前預熱起來,還有一天的時間,按說也夠了。”
“如果沒有,這次宣傳活動就做不下去了,最多采用現場錄製模式,如果到時候結果不理想,就不要播出去了。”
許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對方的意思。
此番是協商,而不是從上到下的劇組命令通知,這也是表達了對他的一種尊重,如果許諾單單只是一個劇組男3號的話,是沒有資格讓導演和武行負責人親自登門協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