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廚得救了,一動不動的癱在地上,被兩名工作人員攙扶著向一邊的休息室走去。

導演也趕過來了,“剛才的動作完成質量沒的說,眼神交流也十分到位,只是這劇本有點不對勁啊,悍匪1號都沒有趕過來,你就把他制服了。”

許諾連連道歉道:“對不起導演,剛才太投入了,不用重拍吧?”

導演嘆了一口氣,“重拍倒是不用,不過我看他身體好像受了傷,接下來的戲份可能要緩一下了。”

“實在抱歉,我稍後會單獨帶著禮物去看望他,希望不要影響後面的拍攝。”

“但願如此吧。”

導演原本打算敲打一下許諾,但見他態度如此誠懇,後面的話也說不下去了。

就許諾展現出來的這個身手,今後在動作片市場絕對是香餑餑一塊,不愁沒得飯吃,而且對方又是光線那邊派過來的人。

光線是本片的第二投資方。

難整哦。

一般遇到這種事情,導演的態度大部分是和稀泥,如果沒法和稀泥,那就拉攏大牌的一方,打壓弱勢的一方。

甚至直接把後者踢出去。

大牌的那一方,一般代表著在資本方的地位比較重,同時也有一定的市場號召力,到時候對票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拉動效應。

傻逼都知道如何選。

問題是,這次鬧矛盾的是許諾和謝小廚。

誰輕誰重要就不好說了。

按說,以謝小廚的名氣,在圈內至少也是許諾前輩,甩了他幾條街,但這幾年港島明星的光環不在,對票房號召力基本等於零。

觀眾不認了。

在加上謝小廚在內地的名聲不是很好,早年夥同光頭張一起對劇組的小白龍拳打腳踢,雖然這個事情被強行壓下去了,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強。

最後還是被媒體記者捅了出來。

昨日你高攀不起,一言不合看不順眼就拳打腳踢內地小演員,今日你居然也被人在劇組打了,當然,這個打用的比較巧妙。

許諾是肯定不會承認的。

他的說法是,在劇組拍攝對手戲時太過投入,一下子沒收住手,出手略重。

至於最後的一耳光,對方若不是用唾沫噴他,他也不會打,這屬於有因有果。

就許諾剛才拍攝的2個高難度動作,對票房的貢獻力還真比謝小廚大。

那麼,接下來就比雙方後臺的資本了。

這屬於《東京攻略》的第一資本投資方港島英達經濟有限公司和第二投資方光線影視的較量,就看哪邊的牌面更大了。

英達這邊作為第一投資方,塞了2個人進來,第一男主角是某天王,第二男主角是謝小廚。

許諾算是第三男主角。

小小一個劇組,人脈關係就是這麼錯綜複雜。

導演臨時停工後,第一時間回到自己的單獨辦公室,然後分別給兩邊的代理人打了一個電話過去,將事情解釋清楚,儘量不偏不倚。

剩下的事兒,不歸他管了。

臨時換角也好,繼續拍攝也好,就看後面大老的意思。

許諾這邊,剛回牛菲菲休息室,她的男助理就將在劇組打探到的訊息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