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那就現在開始吧。”

老周頭搓了搓手,似乎抱孫子的事兒已經成了他內心中的一個執念。

“要明白什麼是聽勁,首先就得明白什麼是勁。”

勁,就是力氣的延伸。

聽勁,就是聽明白對方的力氣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譬如這樣,你站著別動。”

老周頭一把拽住許諾手腕,使勁朝他這邊狠狠的拉扯了一下。

尷尬的是,許諾依舊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這就不得不誇獎譚腿的馬步異常穩健。

許諾雖然修煉譚腿只有1年,但他在一個人的武林中陸陸續續呆了接近1年,在加上平日勤加練習,金蟾坐蓮的樁功作用在這一瞬間顯露出來。

“咳咳,你放鬆全身,我是給你做個師範。”

老周頭一下扯不動,只得為自己找個臺階下。

這一次,許諾被扯動了。

他身子向前一顫,為了控制重心,右腿不自覺的向前邁了一步。

“你看到沒,我用力扯你胳膊,你為了控制不摔倒,重心就必須向前移動。”

“這樣,我在扯動你之前,就已經判斷出了你接下來重心移動的方向。”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簡單到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從未去思考過。

老周頭突然向上撇動許諾的右手中指,為了配合老周,許諾此刻全身放鬆,右臂為了減輕痛意,不自覺的向上彎了彎,整個上半身反而向後傾了2寸。

“我搬動你的手指,為了減輕痛意,你的身子必然向後傾斜。”

“這就是勁的軌跡,不僅僅是受重力影響,而是身體構造和重力的雙重影響。”

許諾一下子茅塞頓開。

人體的身體構造是極為複雜的,人的軀體從表到裡,分別是由面板、血肉、筋脈和骨骼組成,而連結全身上下的骨骼和筋脈又是合在一起的。

通俗說,就像一個水葫蘆,你按下頭,尾巴就翹了起來。

但其中又蘊含著某種道理。

牽一髮而動全身。

“現在換你打我,咳咳,這可是在幫你做示範,力氣不要太大,意思意思一下就行了。”

老周頭有板有眼的教了起來。

許諾隨即一拳錘向老周頭的前胸。

未等許諾拳頭靠近,老周頭突然右臂一繞,在空中擺了半圈,一下子搭在許諾拳頭上,隨後又是一繞,許諾的這條手臂就被盪開了。

“這一拳,我提前判斷出了你的力量軌跡,就能輕鬆的化解。”

其實所謂的聽勁。

就是耳聽、眼觀及周身肌膚觸覺,覺察和心靈、神經系統的感知,來提前判斷出對方力量執行的軌跡。

耳聽、眼觀及周身肌膚觸覺很好理解,那麼什麼是心靈和神經系統的感知呢?

老周頭故意賣了個關子。

“心靈指的是第六感。”

佛門有心眼,道家有法眼,而我們習武之人,首先要將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一旦你成了整個環境中的一部分,周圍若有任何風吹草動,你就會第一個感知,這就是心靈感知。

“不過這東西很玄乎,我目前也是一知半解,我的建議是透過冥想,可以加強你的心靈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