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稍微提一點點意見(第1/2頁)
章節報錯
鑽石聯賽巴黎站結束後,吳子義和蘇炳天返回了巴黎市郊的訓練基地繼續訓練,許周正、別柯、許海洋和梁勁森也在比賽結束的當晚來到了巴黎與三名主力匯合。
7月1日,許周正等人還在倒時差,不過藉著晚飯的機會,團隊中唯一一個“教練”黃淡偉已經準備好給隊員們開一個小會了。
黃淡偉飯沒吃幾口,倒是喝了碗濃湯, 砸吧著嘴招呼道:“晚飯大家都在,我呢,也乘著這個時間的說些事情。誒,沒事,你們繼續吃,耳朵聽著就行啦。”
黃淡偉起了身從旁邊拿過自己的公文包,取出一沓資料, 坐回座位上慢條斯理的開始講話:
“老元現在還在廣東休假等著準備亞運會集訓,不過我們的接力訓練還是不能落下的, 畢竟今年大家也就跑過一兩場接力比賽,小謝和炳天是隻參加過大阪大獎賽那一次,子義是一次都沒有參加,所以我們這個接力訓練也該提上日程了。”
“這月月中的田徑世界盃我們中國隊是收到了邀請的,還有後面的倫敦鑽石聯賽也有4×100米專案可以參加,剛好可以讓大家磨合磨合,以備戰亞運,是吧?”
“訓練我倒是沒問題,不過比賽的話我就不參加了,”蘇炳天放下了碗筷,“我老婆的預產期也快到了,我準備參加完7月9號的瑞士盧塞恩田徑賽就回國陪產。”
吳子義也停止了扒飯,囔囔道:“天哥,乾脆別比了,馬德里和巴黎跑得那麼好,那個盧塞恩就別參加了吧, 萬一沒趕上燕芳姐的產期,那多不好?”
前世的蘇炳天覺得自己在巴黎站的發揮不太好,想著再拿一個冠軍給自己即將出生的兒子沖沖喜,結果人還在飛機上,林燕芳就已經進了產房,蘇炳天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見小天天的第一面。
“這......好像也是,黃教練,你看......”
黃淡偉愣了兩秒,隨後哈哈一笑:“嗐,還是配老婆生孩子要緊,比賽什麼時候都能比!子義說得對,今年你的狀態這麼好,不差那一場盧塞恩的,又不是什麼世錦賽、奧運會,是吧?”
“咳咳,”黃淡偉清了清嗓子看了眼許周正等人繼續說:“炳天不參加也不是什麼大事,剛好也是給你們一個鍛鍊的機會,這次的田徑世界盃和倫敦鑽石聯賽你們可得好好把握住了。炳天不在的話,主力隊員就是小謝和子義,還差兩名隊員,分別是第1棒和第3棒,希望你們能夠把握這個機會......”
“那個,黃教練,我想分析一下。”吳子義打斷了黃淡偉的講話,“雖然從以往的排棒上來說我們現在確實缺少的是第1棒和第3棒,但為了備戰亞運會,包括為了明年的世錦賽,我稍微提議一點點意見。”
作為亞洲紀錄的保持者,國內短跑第一人,吳子義的話黃淡偉是不可能不聽的。先不說他現在的職位實際上是和勞毅一樣,只是蘇炳天在歐洲期間的分管教練,還不是國家短跑接力隊的主教練。就算他真的成為了主教練,也不可能不聽取吳子義的建議。
“好,隊伍裡有不同的聲音是件好事,我也很想聽聽子義你的意見,請講。”
吳子義擺了擺手:“只是一些初步的建議,我是覺得咱們中國男子短跑現在人才這麼多,沒必要非保持固定的陣容,為了更好的棒次配置以爭取更好的成績,我們是可以做出一些改變的。”
“像我們去年的陣容是天哥、老謝、強哥還有我,現在致強因為狀態不佳而沒被選進國家隊,但不能說簡單的選一個兄弟來直接填到第3棒。因為第3棒的跑動距離和2、4棒一樣都是120米,捨去預跑的20米,持棒跑的距離也是100米。第3棒對於運動員的極速、速耐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因為是彎道,對於運動員的彎道技術要求也很高。”
“通常而言,後程型選手和200米專項運動員是非常適合跑第3棒的,這也是為什麼去年蘭迪教練跟元教練建議將天哥換到第1棒的原因,就是為了揚長避短。所以......結合我們目前的隊員配置問題,我的建議是——第3棒由我或者老謝來跑,老許他們可以填補1、2、4棒。”
吳子義說完拿起了碗給自己舀了一碗湯潤潤嗓子,一口氣說了這麼一串話還真有點口乾了,但左等右等,湯都喝完了卻不見黃淡偉有些動作,看樣子是被這一點點意見給整蒙圈了。
對於這位黃淡偉教練,吳子義的感官是不怎麼好的,作為廣東名教沈孝智的“高徒”,1972年出生的他曾在1993年以及1995的馬尼拉/雅加達亞洲田徑錦標賽上獲得過兩枚200米金牌,也曾經是中國短跑的中流砥柱之一。
前世的吳子義和他完全沒有過交集,但從去年的冬訓開始就和蘇炳天在聊天中逐漸的對他有了一些瞭解,加上前世的東京奧運會期間在黃淡偉的指引下,為了“保守起見”更改元國強原本定下的練了好幾個月的“蘇1湯3”陣容,變成了燕京/里約模式的“湯1謝2蘇3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