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時間晚21點40分,燕京時間4點40。

鬧鐘在客廳和兩間臥室同時響起,在客廳沙發上躺著睡著的程冠峰立刻被驚醒了,隨後主臥和副臥的房門也相繼開啟,吳克堅夫婦以及程母耷拉著惺忪的睡眼向客廳走來。

眾人的精神著實是萎靡了,默契的都沒有對話,只是強撐著沉重的眼皮看向電視。

......

蘇炳天從來沒有如此期待著決賽早點開始,去年的里約大家都在抱怨休息的時間是在太短,身體狀態根本無法恢復到比較理想的狀態。

而今天,他卻無比希望決賽能夠早點開始。

冷,太冷了。

如果說傍晚的半決賽還只是涼爽,那隨著夕陽落下,黑幕漸起的倫敦就真的能夠用“冷”來形容了。

低溫夾雜著不小的風,讓選手們的熱身變得有些無用功,熱身之後身體又迅速冷卻下去,這樣下去儘管大家都恢復了體力,但倫敦的冷風時刻都在考驗著選手們的身體狀態。

吳子義是在搞不懂倫敦方面到底是怎麼設計出這樣一份賽程表的:

19:05,男子100米半決賽;

19:25,男子鐵餅決賽;

19:35,女子1500米半決賽;

20:05,男子跳遠決賽;

20:10,女子10000米決賽;

21:00,女子200米,七項全能之四;

21:45,男子100米決賽。

2小時40分,比燕京世錦賽的男子半決賽/決賽之間的2小時10分多了半個小時,看起來留給運動員們恢復狀態的時間更多了,但實則完全不然。

從20點10分開始到21點45分的這段時間,一共只有兩項比賽,那這一小時三十五分鐘的時間用來幹嘛呢?

答案是頒獎,如同老奶奶的裹腳布一般又臭又長的頒獎。

男子10000米、男子鐵餅以及女子10000米,三個專案的頒獎,居然要花費如此長的時間,不僅是運動員們有情緒,觀眾們也看的不耐煩。

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比賽五分鐘,頒獎半小時,發呆一個鐘。

六萬人買了票來參與這場田徑盛宴,結果就看了這個?

但儘管如此,所有的觀眾還是乖乖的坐在觀眾席上,沒有一個人提前離場,個個都翹首以盼。

冗長的女子10000米頒獎儀式結束後,倫敦碗的六萬名觀眾又百無聊賴的發呆了好一會兒,終於在大螢幕上看到了跟隨者工作人員排隊走在運動員通道的選手們了。

西比尼和蘇炳天走在了最前面,後面是博爾特和科爾曼,吳子義跟布雷克並肩而行,兩人時不時在對方的耳邊說著什麼,臉上不時露出笑容,加特林和謝震葉則跟在後面。

走進登場前的候場室,選手們開始脫下自己用來保暖的各種衣物,保暖服、護腿、帽子......

一名英倫女士見選手們脫好了衣服,拿著一分名單開始念選手們的名字:

“Zhenye XIE,來這裡小夥子,你是第一個出場的。”

謝震葉跟吳子義和蘇炳天道了聲“加油!”,然後乖巧的走到了最前面。

“西比尼,你將在第二個出場。然後是加特林、Bingtian SU、布雷克......”

布雷克在聽到自己的名字後走上前去,博爾特卻拍了拍他的頭:“你準備戴著它上場嗎,尤罕?”

布雷克往頭上一模,才發覺沒把帽子摘下來,趕緊脫下帽子放在自己的衣物箱裡。

博爾特對布雷克舉起了手,布雷克笑著伸出手,兩隻厚實的手掌緊握在了一起。

博爾特看向了布雷克的眼睛說道:“為了牙買加,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