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清大倉庫尋寶(月初求點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塵的效率還是挺快的,不到二十分鐘裡面就清爽了很多,沒有那種灰塵滿天飛的恐怖場景。
又等了十幾分鍾,李墨重新換了一個頭套和口罩,帶著一個女同學走進了倉庫,其他人就留在門口觀望著。
李墨開啟一個手電筒,從靠牆的那一排先看起來。書架上都塞滿了檔案,也不好一份份的拿出來一一過目。
“我們先找下架子上有沒有盒裝的東西,一般來說相對重要的都會有點保護,那種裸露出來的就算有價值也比較低,這樣初步篩選下可以大大加快我們的速度。”
“李老師,我跟著你就行。”
“好。”李墨用手電筒從上到下照著,慢慢的朝前移步。大概走了八步,他停下來讓女同學拿著手電筒,然後從第二層拿下一個長方形的盒子,他知道這裡面是一幅畫,但很普通,好東西還在後面。
等到走到後半段時,李墨終於從最上層的架子上拿下一個方正的盒子,入手微微沉。
“小心拿出去,先放到門口桌子上。”
李墨每走幾步就從架子上拿出一個盒子,先後拿出了四個盒子,有長有短,正是之前他異瞳看出有反應的四件寶物。第三排架子上還有好幾個盒裝的,李墨都一一小心拿下來,然後送到門口桌子上。
第三排清理出九個盒子。
接下來李墨又從第二排先後清理出十二個盒子,其中那個放著清中期瓷器的木製方盒是他自己親自送到外面的。外面已經有好多同學在圍觀,大概是這邊的動靜太大,引起很多的好奇心。
李墨走出倉庫時,第二張約兩米長的桌子已經安裝好。
“俞教授,這些都是盒裝的,如果說大機率出什麼好東西的話,也就在這二十一個盒子裡先嚐試找找。如果這些裡面都沒什麼好東西,估計那些檔案中有好東西的機率更小。”
“我們只是抱著一點小小的期待而已,如果能給我們驚喜那自然更好,接下來我配合你。”
李墨開啟第一個方盒,裡面是一個碗,不過碗的內中部以下有一層黑色的塗層,用手指輕輕一劃,底部還有黑色的粉末。
“這是乾涸的墨汁殘留物,這個碗應該是用來存放墨水的。”李墨直接判斷說道,這個碗甚至不是瓷器,而是陶碗,市面上那種最便宜的一種碗。
“陶碗一個。”
李墨將碗遞給俞教授看下,俞教授看了幾眼說道:“在瓷器和書畫鑑定上你最有權威,不必讓我再次鑑定。”
接下來一連開啟五個盒子,裡面放著的東西很是讓人失望。
第六個是一個長方形盒子,裡面裝的是清晚期的古董。他開啟盒蓋,裡面居然有兩幅卷軸。李墨取出其中一個,剪開捆綁的繩子,然後慢慢的鋪開。雖然是下午,但頭頂上有蒼鬱的樹蔭,沒有陽光直射,短時間內倒也沒什麼問題。
鋪開的是一副對聯,總共七個字‘草螢有耀原非火’,在左下角還有兩個印章,其中刻的是篆體,仔細辨別下是‘劉福姚’三個字,另外一個是鑑印,收藏用的。
“這個看起來像是對聯之一,另外一副是什麼,都開啟看看。”俞教授開啟另外一副,上面寫的是另外半段對聯‘荷露雖光莫當珠’。
這幅對聯的書法只能說是一般般。
“李老師,這個對聯你覺得怎麼樣?”
俞教授見李墨一直在認真的看著,她對這個劉福姚沒什麼印象。
“這個劉福姚是清光緒年間的狀元,殿試一甲一名,他也是桂地最後一名科舉狀元。因為光緒帝后,清朝就基本完了。這個人為人正直,做官剛正不阿,所以在仕途上很不得志,到了清晚期直接被貶職了。實際上此人在書法上並沒有太大的造詣,如果沒有狀元這個身份,此人在歷史上也就是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而已。”
“俞教授,這幅對聯是清光緒年間狀元劉福姚書法真跡,有一點歷史價值。”
還真從倉庫中找出了一副清晚期的書法真跡,而且書寫者還是光緒年間的狀元。圍觀的同學中議論聲更大,有人已經在校園內部網上發帖直播。
李墨將兩幅對聯捲起來,重新放好。
“俞教授,這個你看著處理吧,算不上太名貴。即使上了拍賣會,這幅劉福姚真跡最多也就幾萬塊。”
“這是好的開頭,你再看看其他盒中裝的都是什麼?”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李墨有點迫不及待的要揭秘那個清中期的瓷器到底是什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