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李墨讓她先坐下,然後走出講臺,站在第一排前空曠的地方,他腦海裡稍微組織下語言就說道,“我進京大後,我的老師朱昌平教授就跟我說過,考古是一門很複雜的專業,我們不僅僅是針對某一樣古物進行鑑定,而是在鑑定它的真偽之後透過對它研究能夠推測出當時歷史背景,社會文化,人情風俗等。”

“同樣,我們也會根據史書上記載內容,推斷出某一樣古物是否是當時的社會產物。”

“簡單的舉個例子,就以文字的演變來看。瞭解過歷史的同學可能會知道一點,有文字記錄的最早時期是殷商時期叫甲骨文,後來出現了金文,到了西周後期出現大篆,小篆,到了漢代已經演變成隸書,草書,到了唐朝時期盛行楷書,行書。這是文字的大概演變時間歷程,如果我們在逛古玩市場的時候發現了一件玉器,老闆告訴你這秦漢時期古玉,但是上面的銘文卻是楷體字,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稍微有點了解的人肯定會認定這老闆在忽悠人,是不是這樣?”

“是。”好多同學都直點頭,這很明顯是騙人的嘛。

“那這塊玉是秦漢時期的古玉嗎?”

呃,這下很多人都愣了下,然後露出思索之色,這個問題好像很難回答。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仔細的鑑別它到底是什麼時候的玉器,有如下幾種可能,第一,它的確是秦漢時期的古玉,到了隋唐時期後被當時的匠人重新刻上了銘文。”

“第二,它是隋唐時期的古玉,是當時的匠人制作成的。”

“第三,它是唐以後時代的玉器,有可能是宋元明清時候的,也有可能是現代的工藝品。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那這塊玉器到底怎麼斷代呢?”

李墨沒有直接回答同學問題,而是引出另外的一個問題的。

“哪位同學有自己觀點的,可以說說。不要害怕說錯,我們是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現在有一種技術叫碳十四檢測,可以根據衰變速度來斷定它的大概時代。”有人舉手說道。

李墨嗯了一聲,然後順著他的話說道:“那我告訴你,現在也有一種技術,可以加快碳十四的衰變,明明是現代工藝品,透過檢測卻是數百年前的老物。”

啊—

教室裡立刻響起一片議論聲。

“還有哪位同學有新的觀點的?”

這次站起來的還是那位提問的女同學,她說道:“可以根據玉器的器形,表面的凋刻風格,它的來歷是否有傳承記錄。”

“很好,這些都是我們鑑定的不可缺少的依據,還有同學有不同的想法嗎?”

這時一個男同學站起說道:“出土的。”

“那位同學請坐,他說的這點非常好。出土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斷定它是屬於某個時代的產品,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會透過文獻資料的印證,最新科技的輔助來對它做最終的判斷。”

李墨一邊走著,一邊繼續說道:“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我們是用什麼辦法來判斷項羽寶藏館裡的那塊玉器就是春秋時期的二寶之一,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塊傳國之玉呢?”

“首先毫無疑問的是那塊玉必定是漢以前的古玉,這點大家都能認可吧?”

所有人都點點頭。

“其實我們根據它的工藝水準,玉的品質,玉器上的銘文來進行二次鑑定。根據同時代玉器的凋刻水平來比較,那塊玉的凋工是最頂級的,而玉的品質也是最上等的和田羊脂玉,這種玉在當時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哪怕是貴族也未必都有資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上面有真真切切的銘文,明確的記載了它的來歷,這也是我們最終確認它就是春秋二寶之一的和氏璧最重要的依據。”

“再說,如果不是世上赫赫有名的美玉,我相信西楚霸王項羽也不會把它暗中埋在他的起義之地。”

李墨說到這裡笑了笑:“現在大家腦海裡都有了大致的概念吧,一塊古玉的鑑定,我們要學到的東西就很多很複雜了,你要了解文字的演變史,你要熟知各個朝代歷史,你要了解每個朝代的玉器製作的工藝特點,最重要的是你還要對玉的種類和品質等級要十分的精通。不然你想要在古玩市場上淘到一塊好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被宰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