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哎呀,有大魚上鉤了。”

李墨突然開始發力,魚竿被大魚拉的彎曲到極限,勁頭特別大。好在有了經驗,一邊收線,一邊搏鬥,四周已經圍過來好些人,直播也開始。

銅錘扭頭朝呂國慶看了眼笑道:“呂總,你說每次都直播老闆在海釣,你說那些網友會不會認為老闆太不務正業了,弄出這麼大的仗勢其實是來南海海釣玩的?”

呂國慶本來臉上還帶著燦爛的笑容,因為一開啟直播,平臺就抓住關鍵詞直接推送流量,直播間線上人數噌噌的狂飆。可是聽銅錘這麼一說,他就心虛的瞄了眼螢幕,果然已經有網友留言說李大嬸怎麼又在海釣了。

或者是陸地已經困不住神仙眼的手腳,他終於要在海上開始漂泊。

或者是李大神不是出海尋寶的嗎?怎麼有開始海釣了,他這是有錢花不完,派頭也搞得太大了吧。

諸如此類。

呂國慶額頭上已經有汗,他對那個手下小聲說道:“立刻停播。”

銅錘可是李墨的心腹,他的話有可能代表的是李墨的意思。

“銅錘,你快來看這是什麼海魚?”

李墨已經將海魚給弄上了船,在甲板上蹦蹦跳跳。

“這是六帶石斑魚,晚上又有口福了。”

海魚種類太多了,李墨昨天釣上來的海魚基本不怎麼認識,同一種類的魚都分好多種分支,長的各不相同。

葛振飛也拿了一套海釣裝備,呂國慶也挺想玩一玩的,可是他們是跟著李墨來做事的,這麼玩的似乎不太好。

“呂總,今天再不玩,從明天起你們可就沒時間再玩了。等到海洋考古專家一到,有你們忙的。”

既然李墨都這麼說了,呂國慶也不再猶豫。海釣一個人玩多沒意思,幾個人一起才有競爭感。

這是李墨在南海渡過的第二天。

第三天早上才七點多,銅錘就過來輕輕敲門。

李墨起身開啟門。

“老闆,上級打來了衛星電話,說五位海洋考古專家會在一小時後到達,同行的還有一位文管局的負責人,兩位電視媒體的工作人員。”

“這麼快?”

“他們天還沒亮就從港口出發了,是海警一路護送過來的。”

“行,那你通知下其他人。我估計那些海洋考古專家一到,可能就會立刻工作,讓呂總他們也做好隨時下海的準備。”

要找到海洋沉船對李墨來說相對容易點,無非就是需要時間而已。但找到是一回事,怎麼打撈上來那就不是他的專長了,

早上沒到半點半,一艘海警船靠近過來,也就和遠洋捕魚船差不多大,在古韻軒打撈船面前就是小個子。他們透過吊機登上打撈船甲板,李墨上前和周所長握握手笑道:“本來我還以為要過十天半月才有機會和諸位大專家見面呢,沒想到驚喜來的這麼快。”

“對我們來說不但是驚喜,也有點驚嚇。按照李院士你的尋寶速度,我估計第一艘沉船還沒打撈出來呢,你就已經找到第二艘沉船了,我們坐著飛機都趕不上你的速度。”

甲板上響起一陣笑聲。

文管局來的負責人是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李墨看他有點眼熟,以前應該是秦雅麗的助手,沒想到如今已經是文管局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