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鐘都是成套的,只是數量多少不等。接下來,在土層下發現更多的編鐘,隨著編鐘體積的增大,上面錯金銀銘文數量也越來越多。

這才開始發掘,就出現瞭如此驚人的青銅重器。到了第二天,有了古文字專家趙教授的加入,編鐘上的銘文也開始同步翻譯。

“李教授,朱教授,這個大墓的確是趙獻侯的,這些編鐘上的錯金銀銘文記載的是趙獻侯的生平事蹟。目前已經出土了四組編鐘,一組九個,不知道接下來還能出土多少組?”

李墨一邊閱讀著翻譯過來的銘文,一邊說道:“曾乙候編鐘一共出土了八組,總計六十五件編鐘。看現在發掘的趨勢,土層下面應該還有一些編鐘,如果數量能超過曾乙候編鐘的話,那可算是創造了一項新的考古記錄。”

朱昌平拿來幾瓶礦泉水,一人分一瓶。

“趙獻侯大墓分割成六大模組進行發掘,這才第一個區域就發掘出了重器,我估計這大墓中出世的青銅器數量會遠遠超過中山王陵大墓。”

“不管怎麼說,中山王陵出土的中山篆的確驚豔到了世人,我從小就學習中山篆書法。”

因為考古工作者人多,在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就已經發掘出了七組編鐘,還有部分的掛鉤,橫樑。

“老師,你快過來看看。”

李墨又清理出一件青銅器,但不是常見的兵器和樂器,而是一個青銅腳。

朱昌平和幾個專家來到身邊仔細看了下說道:“快挖出來,有大發現。”

幾個人一起動手,很快一個身高一米五左右的銅人正面出現在眾人眼前。從頭上的髮髻,到面容,到身上的服飾無不說明這是一個女銅人。

她躺在土層中,雙手舉起,左右雙手各自拿著一個看起來像錘子的青銅棍棒。

“難道這是一個奏樂的樂師銅人?”

李墨驚訝的說道,他記不起華夏的歷次考古中是否有銅人的陪葬品出現,就算有人陪葬那也是活人。

“大發現,真的是最新的考古大發現。來來,將這個銅人樂師扶起來。”

在場最年輕的就是李墨,其他專家都小的估計都六十出頭了。苦力活自然是他來做,但他一上手就感覺銅人有點不對勁。

銅人不是個空殼子,在內部可能還有東西。想到這裡,李墨異瞳一睜,眼前的銅人頓時透射出七彩光暈。

視線穿透銅人看到了內部,頓時讓他十分意外,銅人裡面還有個石雕人,難怪如此沉重。

“重量不輕。”

李墨將銅人推站立起來,要不是力氣大,一個人還真整不了這活。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