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遊春圖》真跡(第2/2頁)
章節報錯
露絲將畫筒裡的卷畫抽了出來,李墨戴上乾淨的白手套,然後解開繩索慢慢的鋪展開來。
該畫以春遊為主題,畫幅不大,場面卻十分開闊。畫面採用俯視法取景,將遠景和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攏,使各處景物完整和諧地統一在一幅畫面中,層次分明。
全圖在設色和用筆上,頗為古意盎然,山石樹木的線條,輕重頓挫,充滿變化。作者運用了濃重的青綠填色,作為全畫的主調。濃重的青綠色調,也正是春天自然景色的特徵。這種色彩的使用,被稱為‘青綠法’,開創了華夏山水畫一種獨具風格的畫法。
這是李墨第一眼看到全畫的最直觀感受。
再仔細的看著細節,圖中展現了水天相接的春日景觀,上有青山疊翠,湖水融融,遊人策馬山經或駐足湖邊,美麗的仕女泛舟水上,薰風和煦,水面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綻開,綠草如茵,描繪出明媚風光和遊人在山水中游樂的神態。
各種花樹點滿山野,相映成趣,全圖無處不展現著一種空間之美。畫家用青綠與泥金描繪山水,用赭石填染樹幹,開金碧山水之先河。畫中人物,山水安排疏密得宜,展現出了遠近山川,遲尺千里的藝術特點。
此畫的最後還有展子虔的小篆體款識印章。
李墨越看越覺得這幅畫的意境很高,絕對不是誰想要模彷就能做的。要說和故宮博物館裡收藏的那幅神作做對比的話,在整體佈局上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無非是在人物,青山,湖水的細節上略有細微的變化。
還有最大的不同就是此絹本畫上除了展子虔的印章外並無其他人的題款藏印。而故宮博物館裡收藏的那幅卻有宋徽宗的題簽,還有元朝才子馮子振、趙嚴、張珪等文人賦詩卷後。到了明朝有權臣嚴嵩藏印,入清後經過一些人手後最後被溥儀收藏,最後帶出皇宮。
可以說故宮博物館的那幅展子虔《春遊圖》是傳承有序,無價之寶。
但眼前的這幅圖。
。李墨越看越覺得很不同凡響,最後動用異童看去,從這幅圖中陡然透射出紅的發黑的光暈,隨後化為無數道光圈像四周擴散,生生不息。
這絕對是隋唐時期的神品畫作,其藝術水平地位和唐朝閻立本有的一比。李墨這一刻都看呆了,這到底怎麼回事?國內故宮博物館裡收藏的一幅絕對是真品,但在米國這邊居然還有一幅真品。
如果不是有異童為證,李墨絕對不敢相信世上居然還會出現一幅幾乎是一樣的《遊春圖》。
“秦先生,你絕對這幅贗品如何?”
弗蘭卡見李墨臉色有點變化,擔心他看不上這樣的贗品,不由小心的問道。
李墨回過神,穩定下情緒,將之重新捲起來,不慌不忙的摘掉白手套坐回沙發上笑著說道:“跟你說實話,如果不是我早就看過故宮博物館裡的那幅真跡,我都懷疑這幅贗品就是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真跡了。”
“哎,作假之人的藝術水平實在是太高。”弗蘭卡深深嘆口氣,他可是幾乎被坑的破產,“秦先生,你如果喜歡的話,這幅贗品願意出價多少呢?”
“哈哈哈,弗蘭卡先生,你也是這方面的專家,哪有買家出價的。你開個價,合適我就買過來。”
李墨用叉子叉了一塊蘋果吃起來。
“拋開它的真假身份,光是從這藝術水平本身來說,這幅《遊春圖》也是非常的厲害的,所以我的心裡價位是十萬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