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教授,真是沒想到永樂大帝居然也曾經賜過龍袍袈裟,這上面記載是在永樂五年,說明那個時候他的目光已經到這裡,如此推斷的話,建文帝就算在這裡躲藏過,也可能在永樂五年之前就已經離開了此地。”

“有史學家認為鄭和七次下西洋,一是為了宣揚國威,進行海上貿易,增強國力。二就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透過這些片段記載,倒是也說的在理。”

李墨微微點頭道:“永樂大帝既然找到了這裡,那這件龍袍袈裟必定不是建文帝所留,依據我的推斷,這件袈裟應該就是明萬曆皇帝或者是皇太后賜給大遷禪師的。”

“李副教授,為什麼皇太后也會恩賜紫衣四襲呢?”一個工作人員很不解的問道。

“從史書記載來看,萬曆皇帝是十歲登基的,皇太后李綵鳳是草根出身,所以她對萬曆教育十分嚴格。可是長大後萬曆皇帝並沒有成為她心目中的一代明君,於是她心灰意冷,歸心佛門,與木魚相伴殘生。大概這也是她會恩賜大遷禪師紫衣四襲的一個原因吧,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只能當做一個參考推斷。”

“李副教授,你的學識令人敬佩。”

這樣的歷史記載除非是研究明史的史學家會熟悉點,否則誰會張口就來,說的頭頭是道。

“從小就被師父逼著閱讀各種歷史書籍,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熟知歷史,才能對每個年代的古董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果然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嚴局,我覺得關於這件龍袍袈裟的鑑定結果可以當成一件大事來進行報道,畢竟找到了實證。然後再把永樂帝也賜過紫衣龍袍的事情進行加工宣傳,炒作下建文帝生死之謎,我想肯定會引起各方的。”

地方上的一個領導提出自己的想法,建文帝文化都已經超過十多年了,眾人都已經乏味。如果這個時候向外界再次宣佈行的鑑定結果,那肯定會引起轟動的。

這就是功績。

“李副教授,你覺得呢?”

嚴旗俊轉而問向李墨,關於這件龍袍袈裟的鑑定結果都是他提出來的,能夠找到實證也是他給出的建議方向。

地方上領導的提議令他很心動,李墨是誰?恐怕沒聽說過的人的真不多,此事在宣傳的時候如果把他也加進去,那這個宣傳效果會更加的好,肯定全國人民的注意力都會到寧德。

如果再透露下李墨已經找到了關於建文帝生死之謎的線索,那各種媒體都會蜂擁而至,想想那個時候的高光,嚴旗俊覺得這個釋出會非要開不可。

“嚴局你安排吧,這事我就不參與進去。明天一大早我就二次進山,爭取在這兩天能夠找到更具有說服力的線索。再在這裡待下去,我估計又趕不上京大的正常開學了。” …

“哈哈哈,行,那我現在就開始安排。”

晚上眾人還是返回到福城,李墨吃過飯躺在房間的床上,然後打通思睿的電話。

“思思,睿睿,快來看爸爸。”

鏡頭中就看到思睿抱著一個閨女,握著她的小手朝鏡頭輕輕揮一下。閨女居然對著鏡頭還笑起來,李墨心裡升起一股暖流,他高興的喊道:“思思,這邊。”

“小墨,這是睿睿。思思剛被盈盈抱走了,馬上就過來。”

李墨臉上笑容一僵,隨即又開心的喊道:“睿睿,叫爸爸。”

“再過幾個月她們就會喊了。”

“是誰的電話?”盈盈手裡抱著一個嬰兒過來,她看到鏡頭中的李墨忙把手中孩子湊到鏡頭前說道,“睿睿,快看看爸爸。”

李墨和秦思睿臉上笑容同時都頓住了。

“思睿,你確定沒弄錯?”李墨有點哭笑不得,自己透過鏡頭分辨不出來倒也情有可原,思睿居然也搞錯了兩個閨女誰是誰。

秦思睿不好意思的伸了下舌頭,然後看看自己手中閨女的腳,這才尷尬的笑幾聲說道:“我手裡抱著的還是思思,她腳面上有個紅色的胎記。”

柳盈盈在一旁笑個不停。

“小墨,今天三胖找過我,說是有一筆大生意要帶上我。還說此事你最清楚,到底是什麼大生意啊?”

牛三胖是個地道人,這次生意何止是大,只要運作的好,那完全可以四兩撥千斤,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千年盛藏集團肯定是不會參與瓜分的,所以牛三胖就找打了柳盈盈,算是變相的把一部分利益讓給李墨這一方。

“你照做就行。”

“我聽你的。”

柳盈盈點點頭,然後又把睿睿湊到鏡頭前笑著說道:“你快看看你閨女,長得可真像思睿。”

“從遺傳角度來說,女兒像爸。”李墨再次糾正下說法。

“小墨,你什麼時候回京的,可不能錯過思思和睿睿的百日宴。爺爺和外公都已經定好了酒席,邀請了好多老戰友,昨天還找個藉口過來拿走了兩箱珍藏級的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