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研究了一下,還是找到了一些問題。

首先,就是題材問題,相對於別的故事都有一條明確的成長線,《無限恐怖》更像是單元劇,主要角色之間的羈絆過於薄弱。

出彩之處,更多是設定和劇情本身的張力,然而對於人物的刻畫,卻沒有太深入人心,角色之間的聯絡很弱。

這可能也是大逃殺題材的通病吧。

精彩之處本就在於副本里的生死搏鬥。

羈絆?

命都沒了還談什麼羈絆?

而另一點,大逃殺作為本來就非常受限,卻是非常適合電影改編的型別。

相對於武俠和玄幻的長篇,這是用一個又一個副本串聯起來,而且這裡的每一個副本,都可以說是原創副本。

當其中一個副本譬如《生化危機》,被搬上大熒幕後,大眾會有什麼反應?

《生化危機》?

喪屍電影?

有點意思啊。

據說這是某部的副本改編而來,只是其中一個場景哦。

呵呵,玩笑開大了吧?

投資過億的電影,只是一部的橋段?那照這個意思,光是這部就能拍好幾部電影了?

然後……

我靠!還真接著拍了?這部有那麼神嗎?

再然後……

沃日!準備開拍系列電影了?還是電影裡的原班人馬當配角?

牛到爆啊!

總之,光從影響力來講,起碼要做出相關的衍生品,才能擴大影響力。

射鵰三部曲有電視劇改編,《鬥破蒼穹》有遊戲改編,這都是擴大影響力的方式。

而當《無限恐怖》裡的電影,一部接一部地上映後,都不用刻意去推,大眾自然會注意到這部,進而主動推崇,並且期待它的電影改編。

事不宜遲,俞洋平這就聯絡了張導,關於電影的專案,和他進行了商討。

張導聽到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喜出望外。

去花旗國拍電影?

那簡直太棒了!

花旗國作為如今世界上最強的文化輸出國,一直影響著全世界。

如果能在那邊拍攝電影,並且征服那邊的觀眾,那可是無數電影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俞總說得很明白,是啟用那邊的演員,拍攝符合那邊風格的電影,這相當於是進軍好萊塢了。

花旗由於經濟軍事實力冠絕天下,受此影響,該國的軟實力也影響著世界。

即便有人不承認,也無法否認花旗電影是殿堂一般的存在,去花旗拍電影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拿到花旗的獎項,更是可以說是光宗耀祖的行為。

張導自己也不能免俗,這種事情光是想一想就感覺很激動,恐怕用不了多時,他也算得上是國際著名導演了。

只是他有些搞不懂俞總的心思。

進軍好萊塢,是每一個電影人的夢想,演員或者導演,只要混出了一點名堂,就能名利雙收。

可俞總他首先是一名投資人,第一要務是賺錢,這就有點不同尋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