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換個視角,改一改人設,老光棍就不能曾經也是一個好人嗎?鄉村教師這樣的斯文敗類就沒有一點人性的光輝嗎?

不過,說來說去,這樣也無法掩蓋這些男人的無恥。

「這樣不符合價值觀,還需要改。我們可以把女主的人設改了,村民都是好人,女主是壞人。」

張易的眉頭一皺,思考起來,只想了一會兒,恍然開朗。

「我明白了!這樣的話,故事的時間背景就要改一下了,改成日據時期如何?」

這正是俞洋平所想的。

日據題材的電影,比較符合的,是著名非遺導演姜先生拍得那部《太陽照常升起》。

兩部電影的相似之處:

同樣是流落村莊,女大學生是受害者,昭和士兵是加害者。

女大學生遭到了拘禁、侵犯、毆打,她為了逃跑想盡了辦法。

昭和士兵則完全不同,他背後的勢力足夠可怕,村民們只能好生招待他,希望這隻瘟神早點離開。

「嗯,可以。我們可以再談談具體細節。」

隨後,俞洋平就利用《太陽照常升起》的橋段,和張易聊起了電影應該怎麼拍。

故事的主要核心不變,甚至演員、燈光、背景都不變。

受傷的女醫務兵被誤以為是友軍的村民拯救,她操著一口異國語言,讓村民們大為驚慌,想要滅口又怕遭來報復,掃蕩後屠村。

以這樣的故事進行展開,雖然劇本依舊稱不上太優秀,不過兩部電影一對比,感覺就出來了。

張易對俞洋平的劇作能力嘖嘖稱歎,其中有拍馬屁的成分在裡面,也有真心實意。

杜菲菲在一旁聽他們聊,沒多少功夫,一個嶄新的劇本就出來了。

這也改得太……面目全非了吧?

不過不得不說,這樣一改,整個片子的樣貌完全不同了。

尤其是將兩部電影作比較,同一批演員,在面對不同物件時,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度。

《盲山》裡面,只是看到了村民的愚昧無知,以及漠視人權的模樣。

然而在新劇本里面,再無知的村民,也知道生命誠可貴,一旦犯錯,小命就丟了。

不過這樣改的話,好像就沒她什麼事了。

「所以你來演女醫務兵,只有這麼一個新角色。」

「誒?」杜菲菲眨了眨眼睛,討論了半天,結果還是要讓她主演。

「這次可不一樣,你是反派。自己所屬陣營的壞,以及你自身存在的一些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