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媛進組的時候,劇組已經開機了。

程導將她的戲份排得很緊密,一上午拍下來,基本上都是她的戲份。

這樣的舉動,引來了其餘演員的不滿。

由於這是國內難得一見的大投資電視劇,原著本身也是最廣為流傳的暢銷,從立項伊始,就吸引了巨大的關注。

對於演員們來說,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這是年輕演員一炮而紅的機會。

這是老戲骨們互飆演技之際,讓更多觀眾熟知,拿到更多片約,再撈取代言費的好機會。

這也是知名演員增加代表作的機會。

華夏的影視圈,由於起步晚,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

分明拍電影的咖位更大,可以到國外電影節走紅毯,影帝影后的含金量也是電視圈不能比擬的。

然而被大眾熟知的電影演員,數量並不多,相對來說,可能導演的名氣遠比演員更吸引人。

即便是那些熟悉的電影演員,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電視劇圈成功轉型,本身就是成名演員。

這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

國民度。

電影往往只有90分鐘的時長,出場時間短,更考驗演員的演技,一旦獲得觀眾的認可,前途基本不可限量。

不過,國內一年上映數百部電影,具備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寥寥可數,多的是一點水花都沒有就下映的電影。

其中,那些投資大宣傳足的電影,自然更傾向於邀請知名演員來拍。

所以電影圈的現狀是:頭部演員享譽全國;次一級的也能混的風生水起;再往下,屍橫遍野。

就拿星耀近期的兩部電影來說,一部票房3000萬,另一部預估票房4億,看似製作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不過賺到的是資本,和演員無關。

這要放在別的公司,這種毫無名氣的演員,這次用你,興許好多年都不會再用一次,演員拍完這一部就沉寂下去也不奇怪。

好在俞洋平就是資本的一員,捧不捧誰,他說了算。

電影的生態是這樣,電視劇就完全不同了。

由於是連續劇,電視劇有充分的時長去塑造角色形象,任何一個戲份稍多的角色,只要足夠出彩,都有可能被觀眾記住。

當然了,每年的電視劇多不枚數,相關演員只會更多,想要脫穎而出也並不容易,只能說,比電影的機率大的多。

畢竟,現在國內的當紅女星,絕大部分都是電視圈出來的,真正以電影出道的女星屈指可數。

男星相對來說稍好一些,不過很多都是靠電視劇拉滿了國民度,再在電影圈嶄露頭角的,電影圈是資本的博弈場,絕不是一般人可以踏足的。

這一次,劇組裡的演員們運氣不錯,製片人和導演都傾向於使用新人,但凡劇中的年輕角色,清一色的新面孔,沒有一個超過25歲的。

演員們都是經過導演和製片人試鏡後,由製片人最終拍板決定的。

其中,年紀最小的,就是這位黃蓉的飾演者:蘇媛。.

剛剛二十的年紀,水靈靈的大眼睛,臉上光澤紅潤,長得又好看,一名燕都戲劇學院念大三的學生。

這是她的第一部戲,就獲得了最重要的女主角色,大家在羨慕她的運氣之時,也在猜測她的背景。

「程導對她也太照顧了吧?這幾天的戲份,基本全都與她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