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章 後知後覺(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個世界華夏的文化產業,目前以四大集團分庭抗禮為主。
四大集團,分別是星耀,宜華,輝光,伯納。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規模較小或正在發展中的公司,以及部分官方企業。
四大集團裡,宜華的主要的戰略方針是影視方面,所以主要投資於演員,影視城和院線方面。旗下的入口網站雖然也是綜合性的,不過也更加著力於影片網站的發展。
國內第一部民營企業投資電影,和第一部自制網路短片,都是宜華出品的。其餘三大集團雖然也在影視方面做了巨大投資,不過顯然還是不能和宜華相提並論。
伯納相對較弱,主要著力於新人的培養方面。許多電影戲劇專業學生的演藝活動,都受到伯納的資助。另外,由於受到花旗國文化的影響,也在音樂產業進行著自己的佈局。
剩下的兩家,星耀靠紙媒起家,主要在出版,文創,時尚,和廣告設計方面比較領先。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再加上三大巨頭的聯合打壓,星耀在出版和文創方面接連失利,好訊息是今年有了轉機。
輝光的業務則更為全面,文化產業各個圈子裡,都能看到輝光的身影。輝光其實很早就在佈局動漫產業的相關專案。
商業動畫最早是在花旗國興起,國內雖然也偶有幾部由濱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佳片,不過顯然,真正的商業動畫時代,還沒有到來。
輝光早就注意到了,原本是想先從花旗國引進作品開始,一步步在這方面做成龍頭地位。
然而,談了兩年多,一直都沒有落實下來。
正當他們進行最後的談判時,一部叫做《射鵰》的漫畫,在華夏市場橫空出世。
其別具一格的畫風,恰到好處的分鏡,都彰顯著這部作品技術成熟度,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作品剛一問世,就廣受歡迎。
此時,後知後覺的輝光集團,被別人搶佔市場的懵逼,以及對這個市場產生新的認識。
對啊!
他們為何要著力於引進呢?直接培養人才不是更好嗎?
此後,如雨後春筍一般,無數漫畫工作室,在輝光的資助下,紛紛成立。
宜華和伯納在文創方面的產業雖然不大,不過眼見星耀集團日薄西山,兩家自然也有興趣插一腳,以小投資博大市場,看起來應該是不賠的。
所以當星耀率先推出首部連載漫畫後,宜華和伯納也緊隨其後,一時間,四大巨頭紛紛下場,漫畫市場蓬勃發展。
然而,率先開拓漫畫市場的星耀集團,高層還一直處於完全迷茫的狀態。
“這麼說來,其實是我們最早開拓這個市場?我怎麼一直就沒聽到什麼風聲呢?”
“怪了,咱們星耀開拓的新產業居然還是龍頭地位?誰能給我說說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葉筱在聞香週刊那邊搞出來的,上一回她回濱海時,不是提過嗎?”
“我還以為就是小打小鬧呢,鬼曉得連載漫畫是個什麼鬼玩意兒?”
“這個葉筱到底在搞什麼鬼?一聲不吭就搞了這麼大一個動靜,我們董事會還不知道。”
“我說,我們不是龍頭地位嗎?不抓緊鞏固一下?我剛剛可是打聽了,那三家的工作室已經有十幾家了,咱們合作的,現在才一家!”
“現在起步會不會晚了?又跟在別人後面撿湯喝?”
“你傻啊?剛剛不是說了嗎?我們才是新產業的引領者!”
“噢對!這風水輪流轉啊!沒想到有朝一日,咱們也能引領市場潮流了。”
當然,星耀的起步已經晚了。
原本,如果好好佈局規劃一下,星耀集團完全可以劃掉其中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