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外圍各方態度(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一開始計劃的那樣,所有軍.頭們都聚集在首.都,並且怕分贓的時候分少了,都把自家的精銳部隊帶去了首.都。
所以留守各個軍.頭老巢的,全都是寫蝦兵蟹將,林振東的大軍可謂是一路橫掃,甚至那些蝦兵蟹將都是聞風而降,杜鵑花的旗幟還沒出現,他們就已經投降了。
林振東這種大規模出兵的事情,沒人不知道,或者說整個德坦國,甚至周邊國.家,都瞪大眼睛看著。
畢竟這毗鄰中雲國的周邊國.家,已經數十年沒有出現過這種席捲一地戰火的事情發生了。
周邊國.家不是沒有政.變,但那只是圍繞著首.都來搞事的,而且絕大部分都是那種幹掉領頭人,事情就結束了的政.變。
還真沒如同德坦國這樣,兩屆政.府被清空,戰火席捲全國所有地方,沒有一處可以躲過的事情發生。
就算某個大半國土被軍閥佔據,中央和地方互相干了上百年的國.家,也沒發生過這種遍及全國戰火的事情發生。
所以德坦國的一舉一動,自然是被周邊國.家看在眼裡。
大家邊境都做了戒.嚴,不是怕德坦國的戰火席捲過來,這點稍微有點腦子的就不會做。
畢竟你國內打生打死沒人管,但要把戰火牽連到別國,那可就是大問題了,國際社會都會盯過來的。
至於戒.嚴邊境,那不是必定的事情嗎?
一個是防止難.民逃過來,二個是防止潰.兵逃過來。
難.民逃過來還沒事,了不得戰後把他們遣返回去就是了。
但這個潰.兵逃過來,那可就麻煩大了。
畢竟周邊小國都知道自己軍隊的戰鬥力,而且大家都是叢林國.家,這潰.兵找個山林一躲,你根本就找都找不到,然後人家憑藉槍桿子說話,說不定自家山林就多了一批山賊土匪之類的玩意。
所以嚴格的封鎖邊境,萬萬不能讓潰.兵逃竄過來。
但卻又有些疑惑,一開始,軍.頭們征戰的時候,還真有難.民逃竄。
可等到後面杜鵑花旗幟起勢了,不但潰.兵沒見著,甚至連難.民都見不到一個。
等偷偷派人去調查一下,才驚愕的發現,杜鵑花旗幟居然非常受德坦國的民眾歡迎,旗幟一展,德坦國的民眾就蜂擁而去,這臆想中的戰爭根本就沒有發生,杜鵑花旗幟反倒像是接收和武裝遊行一樣。
所以沒費什麼功夫,德坦國的所有省份就全部豎起了杜鵑花旗幟,只有一個首.都區還被十數個軍.頭佔據著。
不過到這個時候,德坦國的民眾和周邊國.家,都淡定了起來,佔據了全國百分之九十土地和百分之七十子民的杜鵑花旗幟,已經處於不敗之地了。
就算首.都區佔據德坦國經濟90%又如何?先不說首.都區已經因為軍.頭們的肆虐而被折騰得要死,這個90%的經濟不知道要打多少折扣。
另一個,現在首.都區被杜鵑花旗幟團團圍困,跟之前首.都區被軍.頭們團團圍困是兩碼事。
怎麼說呢,之前首.都區被軍.頭圍困,首.都區因為和外界失去聯絡通道,90%的經濟沒法發揮作用,軍.頭們的圍困是有作用的。
但現在林振東,哦,應該稱呼為東震林,他是新政.府唯一倖存的高官,天然就得到各國外交認可,同時也是大義名分在手,得到德坦國民眾認可。
最重要的是,現在是東震林佔據了德坦國90%的地盤和70%的人口,擁有最大的軍隊和最高的名為。
不管你是順應正義法理還是想要投機倒把,東震林所代表的杜鵑花旗幟就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