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口古鎮(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已經矇矇亮了,李順坐在河邊抱著腿,嘴角流著血,眼睛也腫了。
他沉默了許久,方才跟我說了一句謝謝。
我想跟他說點什麼,他卻又看向了河裡,一言不發。
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話。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他抬起頭看我,我也看著河,跟他說:“難受和哭泣,改變不了任何事,與其躲在這裡看河,不如自己去搏上一搏,把你想做的事做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如果怕捱打,我會陪著你,放心,我很能打,保你平安。”
他呆愣地看著我,突然眼淚就流了出來。
他說他不怕捱打,他只是替他姐感到不值。
趙賢才,是他姐夫。
趙賢才的家裡當初也貧困,媒人帶著他上門提親。
要知道,這是非常丟人的,傳統的規矩是媒人帶著彩禮單提親,但趙賢才一窮二白,媒人便只能把唯一有價值的東西,也就是他本人,帶了出來。
李順的姐姐李淑,一眼就相中了趙賢才。
四口袋麵粉,就是趙賢才的彩禮。
後來,趙賢才家裡某個表親,考上了舉人,官府賞了五百畝地,表親要去做官沒法打理,就交給了趙賢才。
就這樣,趙賢才一夜翻身,成了鄉賢。
他開始僱人種地,抽取糧食。
許多家裡只有一畝三分地的農民,自己的地種完了糧食不夠吃,就去趙賢才的地裡做工,雖然只能拿七成,但總好過沒有。
那時候,趙賢才剛滿二十,李淑已嫁三年,沒有孩子。
春秋華實,倉稟豐足。
五年後,天災來了,趙賢才一如其它鄉賢一般,開倉,借糧。
趙賢才做了一個記錄,每個農民的自有地有多少,按比例借糧。
超過這個比例的,農民就還不起了,但趙賢才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農民餓死。
鄉賢慣用的套路,逼農民以地借糧,還不起,地就歸了鄉賢。
其他鄉賢如此,趙賢才當然也如此。
農民能怎麼辦?難不成為了保住地,活活餓死?
沒有鄉賢,他們只能賣兒賣女,用天價換糧,有了鄉賢,他們只需要把自己的土地交給鄉賢,就可以活下去。
至於來年如何?
先把今年過了再說吧。
豐年鄉賢存糧,災年鄉賢崛起,這是歷朝歷代不變的套路。
李順從九歲到十九歲,眼睜睜看著趙賢才一步步吞併農民的土地,有了自己的私兵,成了地方豪強。
他不再是鄉賢,而是士族,連官府都得看他臉色計程車族。
或許是太過缺德,老天爺都要絕他的後。
趙賢才三十歲,依舊沒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