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看得我眼淚都快出來了。

徐毅成的粉絲,卻在狂歡。

彷彿,她們的事業,踏出了第一步。

我去了派出所,找到兩個便衣,跟他們說了,想要這個案件的資料。

便衣沉吟片刻,說資料只能在所裡看,而且不能對任何人洩露。

後續結果我知道了。

孩子死了,送進醫院的路上,死了。

孩子的媽媽在警局鬧過一次,可警察沒辦法。

兇手,是雙向情感障礙,屬於精神病人,只能限制其能力。

等等,雙向情感障礙?

我開啟手機,百度了症狀。

時而情緒高亢,時而情緒低沉,高亢時精力用不完,低沉時精力極差。

這症狀,怎麼有點像楊莉?

張揚曾牽頭搞過幾次聯誼,撮合艾青和楊莉。

之後,我們寢室裡深夜臥談,除了鍵政,就是聊女人。

臥談會上,楊莉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從艾青的描述來看,楊莉就是情緒不穩定,心情好的時候啥都好,但變臉也非常快。

看到這個病,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她。

緊接著,我腦子裡閃過一個想法。

不細想還行,越想越可怕。

我趕緊將資料還給便衣,並且問他:“大哥,能不能給我看看割腕自殺案的資料?”

便衣整理資料的手停了,他抬起了頭:“你不是不想看麼?”

“我發現了個事,但只是猜測,你先給我看看唄?”

他沒多問,出門去安排人拿資料。

哪知,資料是兩個警察抬進來的。

距離第一起事件發生後,已經足足二十多起相同的事。

這些兇案最噁心的點,不是事發密集,也不是無跡可尋。

相反的,這些案子的特徵,是乾淨。

非常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