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帆,你看看,上次你給我的這雙穗麥已經抽穗了,有80%的雙穗,我覺得應該可以推廣。”陳谷南異常開心。

他叫來陸少帆,就是想讓陸少帆知道此事,因為當初陸少帆給他種子時,就說過自己並不知道可不可行,如今抽穗了,正好得到了驗證。

只是陸少帆知道,這些雙穗種子雖然可以繼續繁殖,但是繼續繁殖的話顆粒一般,飽滿度不夠,最好是經過育種,但陳谷南並不知道。

“陳教授,我建議你再等等,等成熟後看看麥子情況再說,雙穗雖然能增長,但是還要看麥粒的飽滿度,麥粉的筋度。”

“嗯,不過眼前能產生雙穗已經是絕無僅有了,目前來說全國都沒有,可能全世界都沒有,所以還是有推廣價值的。”

陳谷南當然不肯放棄這個品種,眼前的情況大好,即便後期麥子的情況再差又能差到哪去呢?陳谷南覺得能夠有雙穗已經是難得了。

“確實,雙穗產量能翻倍了,希望後期能有更好的表現吧!”陸少帆隨口說道。

他此時即便知道越是留種,效果越差,可他又不能說,所以只能是敷衍。

不過這樣也好,當陳谷南察覺到問題後,時間至少又會過去幾個月,這對陸少帆來說是好事。

而且陳谷南已經推廣了秦麥三號,這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品種,無論是抗病害,飽滿度都有著良好的表現,所以即使陳谷南浪費幾個月時間,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陸少帆回到宿舍,一直在疑惑,腦子裡農科院的閃爍轟鳴聲一直在持續,這兩個多月以來始終沒有停止,但也沒有任何東西出現。

“難道是貢獻度不夠嗎?”陸少帆開始懷疑起來,很可能就是因為這一點,導致有什麼新的東西無法形成?

不過一時半刻,陸少帆也沒有辦法,貢獻度可不是他能控制的,隨說他可以推廣自己的模式,讓更多的人按照自己的模式開墾,這樣就能賺取貢獻度,但是他卻不能強迫人家,再加上現在他還在上學,也唯有耐心等待了。

時間已經進入到12月底了,一場大雪紛紛揚揚飄落,整個林楊到處雪白,陸少帆接到了另一個人的邀請。

吳教授,他是當初在原和縣看過陸少帆關於生態種植報告的人,當時他曾經向省裡提出過,希望能支援原和縣,打造綠色生態種植基地,但報告卻被壓下了,沒有透過。

“吳教授您好,不知您找我是為了什麼事?”陸少帆來到吳教授辦公室,他很奇怪,來到林楊,吳教授就像消失了一般,他找過吳教授,卻從未見過,被告知出差了。後來陸續找過幾次都說沒有回來。此時吳教授卻突然出現,還找上了他。

“小陸啊,這次找你是有件大事,你還記得那次你給我的生態種植方案嗎?”吳教授笑著說道。

“記得啊,難道省裡同意支援了?”陸少帆反問道。

他其實早就對省裡放棄了想法,只是此時吳教授再次提起此事,令他有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