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林楊市農科所的吳教授,專門研究土壤結構的,今天我就是專門讓他一起等你過來呢,看看你的這份報告,來,拿給吳教授看看吧。”

陳谷南可謂是用心良苦,他拉上吳教授前來,目的很明顯,這樣的話,如果他覺得合適,更能增加對原和縣設立研究所的可能性。

“吳教授您好!”

陸少帆看著眼前這個四十多歲,沒什麼架子的中年人,感覺有些眼熟。

“請問,您可是吳啟年教授?”陸少帆突然想到了他當年剛剛進入農科院時,一位老教授去世了,這位老教授就是吳啟年,專門從事並呼籲研究生態種植。

進入二十一世紀,土地上大量使用化肥與農藥,不但汙染了土地和水源,使野生動植物也不斷減少,而且還汙染了農產品,同時造成一些農產品日益退化,質量下降,色香味越來越差。

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的大量不正當使用,造成了土壤的結構發生了改變,迅速板結硬化貧瘠的土質令莊稼病害百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每天都在服毒解飢。

所謂的生態種植,正是基於此種狀態下提出的。利用微生物活化土質,改變土壤結構,這是造福後世千秋,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哦?你認識我?”吳教授接過陸少帆的稿子,看著這個消瘦俊朗的年輕人。

“不認識,不過我聽說過您的很多事蹟,我非常尊重您,所以在學習中以您為榜樣,鞭策自己。”

陸少帆說得誠懇真摯,可說著無心聽著有意,吳教授越聽越覺得是在拍馬屁。

“年輕人多幹點實事比什麼都強!”說道。

“吳教授教育的是,我一定吸取經驗,多學習,多幹有益的事。”

吳啟年看了陸少帆一眼,輕嘆一聲,沒再說話,而是低頭看起了稿件,不過,眼神中似乎沒有在意,或許是因為陸少帆的話令他覺得,這個年輕人只懂拍馬屁,沒啥實際的東西。

可當他看了一眼標題,卻立刻唄吸引了。

《改善土質,論生態種植的重要性》

“你寫的?”吳教授微微抬頭,帶著疑惑的口吻。

“是!”陸少帆回應道。

“哦?”吳教授繼續低頭看著正文。

陸少帆的文章先從山地貧瘠土地出發,分析了導致貧瘠的根源,年年風沙,乾旱缺水,土質結構等等原因進行了詳細闡述。

並將如何改土,採用無機加有機的方案做了說明,文章還指出了利用生物菌種活化改良土質,並將微滲透技術應用在山區乾旱土質上。

接下來他談及到過份依賴化肥及農藥的危害性,當然來說,化肥和農藥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需要合理的應用,什麼東西過份依賴就會導致氾濫,最後出現危害,他大膽的預測了將來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看似有些危言聳聽,實則是陸少帆重生前所經歷的。

最後他提出了生態種植的理念,這個理念雖然不是他提出的,而是他引用的,但至少來說,按照陸少帆的想法,如果從82年這個階段就意識到問題所在,就能避免將來的危害。

“好啊,好一個生態種植理念,不錯,如果過份依賴化肥和農藥,確實會導致土質結構發生改變,這是我研究的一些收穫,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的,就能有這樣的覺悟,好啊!”

“謝謝吳教授誇獎,我一定努力多幹實事,努力向吳教授學習,不過建設發展原和縣農業還需要吳教授您的支援啊!”

“哈哈,陳谷南說你是個奇才,剛才我還以為你油腔滑調,只會拍馬屁,沒想到你除了會拍馬屁,還會投機取巧。”

“吳教授這您可冤枉了,原和縣農業基礎薄弱,如果要改變現狀,還真得省裡給予支援投入才行。”陸少帆說道。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這樣吧,回去以後,我們會再討論一個方案出來。”

吳教授將稿件遞給了陳谷南,陳谷南拿著稿件坐到了旁邊看了起來。吳教授又接著問道:“小陸,你的志向就是在這原和縣嗎?”

“算是吧,不過我報林楊農業大學我自認為是完全沒有問題,起碼來說,學到真本事之後,回來才能有作為。”陸少帆簡單地回答。

“嗯,確實,我國現在缺的就是實幹的人才,希望你能把真正的技術帶回你們原和縣。”

陸少帆知道,吳教授這裡搞定了,接下來就看省裡了,如果省裡也支援,將原和縣作為定點農業實驗縣,那麼他就能從帶領清石村開始致富,再將原和縣打造成農業強縣,這第一步邁出去了,才能考慮下一步。

而自己在林楊上大學,他覺得那是鐵板上釘釘,十拿九穩的了,就算自己不在原和縣,那還有自己的父母管理,他只需要規劃出技術,並不影響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