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陣地戰,哈登在三分線外靠左的位置持球打擋拆,走左路拉開距離面框,託拜厄斯哈里斯沒空切,留在外線牽制了丹尼格林的防守,哈登連續兩次胯下運球變向突底線,靠速度和節奏過掉鄧肯,跳起拉桿躲開了鄧肯追防封蓋,左手上籃球進。(61:65)

馬刺隊進攻,帕克的進攻選擇有些急躁,擋拆後急停跳投偏出,雙方連續起跳搶籃板未果,隨即陷入地板球的拼搶中,眼見要死球,哈登在裁判吹哨前最後一刻把球摘了出來,幫幫庫裡發動了快攻,後者牽制防守後分球給到了堅決跟進的錢德勒,拳王跟進劈扣,被萊昂納德犯規攔下。

泰森錢德勒一罰命中,波波維奇第一時間做出換人調整,用吉諾比利換下帕克,劈頭蓋臉給剛下場的帕克一通罵,搞的法國人很沒面子,卻又說不出來什麼。

但這一下調整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錢德勒丟掉了第二個罰球之後,吉諾比利展現自己作為“哈登模板”的一面,點對點的碰瓷了哈登一把,反過來讓哈登一臉無辜的盯著裁判,張開雙手錶示無奈。

吉諾比利兩罰全中,回過頭來被庫裡點名單挑,急停跳投得分。(64:67)

下半場比賽開打,國王隊進攻效率更上一層樓,庫裡和哈登的合作也更加默契,這也讓波波維奇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吉諾比利運球過半場,萊昂納德右路無球掩護下襬脫接球,轉身面框拿球一頓,頂著哈里斯的防守往禁區擠,罰球線跳起,近距離傳給殺入籃下的鄧肯,石佛拿球強起,米德爾頓犯規都沒拉住,球進,裁判鳴哨2+1。

國王隊進攻,哈登持球時間過長,消耗了太多的時間,傳了幾次沒空當,最後庫裡接鍋,殺入籃下跳投,被斯普利特干擾。

馬刺隊的進攻依然由吉諾比利組織,丹尼格林右側忽然空切,藉助擋拆擺脫吉諾比利,中距離出手,不過皇阿瑪是典型的3D,3分準,防守好,中距離急停跳投不是他的強項。

斯普利特靠著身高優勢搶到前場籃板球,籃下出手,造成錢德勒犯規,隨後兩罰全中。(64:72)

國王隊好不容易稍微迫近了比分,轉過頭來就被馬刺隊利用內線優勢重新將優勢打了回去,柯巖在場邊著實是有些無奈。

好在,哈登接下來找到了手感,庫裡找掩護跑位,伸手要球。當所有人注意力都在他身上的時候,哈登忽然幹拔三分,吉諾比利慢半拍,只伸手沒跳。皮球空心入網。67比72。

“後場雙槍”,從來都是馬刺隊相對忌憚的組合。而當練手的搭檔是兩個MVP級別的球星時,那可就更加恐怖了!柯巖堅信庫裡+哈登可以打爆聯盟一切防守,這也是柯巖在12年夏天,搞定了兩個人之後,沒有再吃進那種需要球權來“養”的新星的原因。既耽誤別人,也噁心自己。

下回合,吉諾比利和鄧肯打擋拆,哈里斯跟上了吉諾比利的運球節奏,沒有被阿根廷人晃開,成功的干擾了對方的投籃,隨後,丹尼格林沖搶前場籃板犯規,將球權拱手讓給了國王隊。

國王隊再打擋拆,庫裡和哈里斯擋拆後分球到中路。哈里斯持球壓著吉諾比利跳步殺入籃下,吸引了萊昂納德補防分出去,米德爾頓投中3分。70比72。

庫裡被盯死,哈登和米德爾頓相繼飆中三分,這一場比賽,國王隊外線得分的佔比將近40%,讓波波維奇想到了當年的西雅圖超音速!

不對!應該說,這隻國王隊比當年那支超音速更加恐怖!

馬刺隊進攻,吉諾比利傳球給跑位接應的萊昂納德,後者右側拿球轉身探步,面框左腳邁出,持球突底線,他靠更快的第一步搶先佔據了半個身位,米德爾頓被卡子哥強行切入,眼看對方要起跳,直接拉人犯規。

這一場比賽,米德爾頓進攻端投籃感覺還算不錯,但防守端真的是被萊昂納德各種生吃!畫面實在是有些殘暴。

關鍵時刻,萊昂納德兩罰一中,隱隱出現了去年總決賽錯失關鍵罰球導致馬刺隊輸球的陰影。

但接下來,萊昂納德繼續“將功贖罪”,他成功預判了哈登的進攻,及時回到籃下補防,干擾了哈登的出手,並且利用一雙長臂護住了籃板球!

“雖然是對手,但萊昂納德這一場比賽的表現,強也是真的強!”柯巖感慨了一句。

攻守易型,馬刺隊進攻,鄧肯面框單打哈里斯沒能命中,錢德勒穩穩地摘下了籃板。

這一幕對波波維奇來說是調整的訊號,直白點說就是,鄧肯需要下場休息了。

不管鄧肯職業素養有多好,馬刺隊如何如何輪休保護他,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沒有人能夠打贏時間。一個人,一個職業球員,年紀大了之後,力量可能不會下降的很快,爆發力這一項也許還能老夫聊發少年狂,但“續航能力”,也就是劇烈對抗之後的恢復能力,一定是比不了年輕人的!何況鄧肯是個內線,能夠堅持來回跑動,防守端兢兢業業四下補位一不叉腰、二不指揮交通,已經比99%的球員強了。

然而,鄧肯在場上的作用有多重要呢?波波維奇很難用言語來形容。誇張點說就是,馬刺隊幾乎每一次攻防都有受益於鄧肯的存在。就像庫裡哪怕不持球,僅僅是跑位都能撕扯馬刺隊的防守一般,庫裡還僅僅是在進攻端責任重大,馬刺隊攻防兩端,都需要鄧肯輻射呢。

僵持局面下換下鄧肯,對於馬刺隊來說是個危險的訊號;但如果不換下呢?無異於飲鴆止渴,更危險!

思慮再三,藉助庫裡罰球的機會,波波維奇用迪奧和帕克換下了丹尼格林和鄧肯,加強攻勢。

柯巖見狀,隨即也用史蒂芬森、考文頓換下了米德爾頓和哈里斯,繼續用小陣容來應付馬刺隊的後發。

鄧肯不在場,馬刺隊的內線威懾力大大降低,錢德勒一個人足以鎮守;國王隊將更多地防守資源投入到外線,並且也在進攻端增加了一個神經刀,用來衝一衝馬刺隊。

方一登場,史蒂芬森便在進攻端有所發揮。他持球強打吉諾比利,堅決衝擊籃下,造成阿根廷人犯規,這種“一力降十會”的野蠻打法,讓阿根廷禿鷲有些破防,喊著“年輕人不講武德”之類的話。

而在師弟命中罰球之後,國王隊也終於完成了比分上的反超!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