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嫌隙漸生 (求訂閱,求支援)(第1/3頁)
章節報錯
關於“自己到底值多少錢”,“自己的商業價值幾何”,柯岩心裡也有一些評估。
首先,剖析柯巖的價值,就絕對不能把他單純的看做一個教練;就相當於巔峰姚明的實力大概是一個二陣中鋒的水平,但火箭隊如果放話要交易姚明,可能你拿一陣中鋒去報價火箭都不會答應,因為姚明身上蘊含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他的存在會使得當地的華人填滿你的球館;他的存在會使得主場的廣告牌永遠不缺廣告商來租賃;他的存在會使得隊內的角色球員都能夠獲得來自華夏球鞋品牌的代言合同。
同樣,柯巖也有這樣的魔力,自打他執教老鷹隊之後,球隊的主場上座率便再沒有低於97%的時候;老鷹隊主場有四份來自華夏的贊助合同;喬約翰遜、巴蒂爾、安德森、巴里亞都代言了華夏的運動品牌,其中喬約翰遜甚至推出了自己的戰靴系列。
。
。
在美國,你的商業價值有資料支撐,就不愁沒有人投資你!
其次,迴歸到柯巖身上的核心價值,即他作為教練的表現,算上本賽季已經進行的比賽,他在過去三個賽季中贏得了最多的常規賽和最多的季後賽場次,甚至還包含了一座總冠軍獎盃!這還是建立在他接手老鷹隊時一窮二白的現狀。
放眼整個體育界,也只有那隻“魔力鳥”,能夠跟柯巖爭鋒了吧?
有戰績支撐,有人氣加持,除了“資歷”之外,柯巖什麼都不缺,憑什麼被“菲爾傑克遜1000萬美元/年”的教練薪水天花板限制住?
柯巖嘴上沒說什麼,只是延緩了這一次的續約談判;但潛意識裡,已經感覺到了安東尼雷斯勒“降低支出,削減成本”的想法,包括柯巖這個“印鈔機”,他也不打算花錢保養了。
有些關係,只能共患難,卻不可同富貴,柯巖說到底還是成為不了弗格森那樣的人。
。
。
。
二月的最後兩場比賽,老鷹隊又先後戰勝了山貓隊和國王隊,將戰績提升為47勝12負。
而在輸給老鷹隊之後,耐不住性子的喬幫主做出了“換帥”的決定,炒掉了一年半之前自己親自來亞特蘭大請來的奎因斯奈德。
客觀來說,斯奈德這一下被喬幫主炒尤魚確實不冤。“豪賭”艾弗森對山貓隊來說是一場“以未來換現在”的賭博,儘管艾弗森表現尚可,但球隊連續兩個賽季沒能打進季後賽,這筆交易最終還是宣告了失敗,自然有人需要背鍋。
老鷹隊教練組自阿特金斯離開之後,一直都缺一個人,斯奈德要是願意的話,重新迴歸柯巖的教練團隊也還不錯。柯巖安排霍納塞克去試探了一下斯奈德的意思,得到的回覆是“打算休息一陣再找工作!”
確實,在一段“失敗”的嘗試之後立刻就回歸自己的舒適區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舉措,斯奈德這會兒更應該做的事情是總結失敗的經驗,這樣才能厚積薄發,為自己下一次執掌一支球隊做足準備!
3月1日,老鷹隊來到菲尼克斯,客場挑戰太陽隊。
由於上賽季翻越了馬刺隊這座大山,打進了總決賽,太陽隊沒有在休賽期完成“馬里昂換奧尼爾”的交易,力求轉型。也正因於此,表面上看起來還算和諧的太陽隊依舊具備一流的戰鬥力。
至少在常規賽,大家的針對性防守沒有拉滿的時候,太陽隊的攻擊力可以與任何球隊相匹敵。
上賽季總決賽,老鷹隊擊退了太陽隊,兩隊之間的“恩怨”自此產生,美西中心的球迷營造出了相當強烈的主場氛圍來針對老鷹隊,體現在比賽中就是太陽隊每打進一球,現場的球迷都會高聲歡呼;而老鷹隊的得分都會迎來一些噓聲。
這本是季後賽甚至總決賽才會出現的畫面,卻出現在了一場重要性並不那麼關鍵的常規賽中,足見太陽隊球迷對老鷹隊的“憎恨”。
老鷹隊自上而下對本場比賽的“困難準備”明顯不足,這也使得他們在比賽中長時間處於被動狀態;斯塔德邁爾生涯面對加內特日常吃虧,本場比賽卻“揚眉吐氣”了一回,24投12中砍下31分13個籃板的大號兩雙,甚至在一次進攻中隔扣了加內特。
雖說加內特本賽季資料的下滑大部分原因是自身“留力”,但年歲漸長帶來身體機能的下滑也是不可避免的;或許正因為如此,才更加需要“保養”。
面對“咄咄逼人”的搶奪第一控衛的保羅,納什同樣擁自己的表現給對方上了一課,全場比賽,納什砍下23分11助攻的精彩表現,第四節老鷹隊一度展開反撲的時候,正是納什連砍7分,幫助太陽隊最終“收割”了比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