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開放日之後,國王隊正式開啟了賽季前的訓練,熟悉柯巖的人都知道,柯巖在賽季中的訓練強度一般,但在賽季開始之前的訓練備戰,堪稱“魔鬼訓練”,大劑量的體能訓練+高頻率的戰術演練讓球員們苦不堪言。

尤其趕上這個賽季,球隊的核心球員進行更迭,庫裡重回首發陣容,擔任首發控衛,球隊的戰術也大幅度的向庫裡傾斜,而這第一個,便衝擊到了球隊上賽季的戰術核心哈登,哈登不可能像上賽季一樣在進攻端長時間的持球在手,慢慢肢解對手的進攻方式,而需要快速的出球,更多的無球跑動,以及更高的戰術紀律性。

這也是柯巖勒令哈登控制體型的原因,真要是哈登化身了後世“詹姆斯陳國漢哈登”,讓他跑無球那就是摧殘他的膝蓋!

當然,柯巖不可能寄希望於哈登變身克萊湯普森這樣的頂級無球手,這既不現實,也會浪費哈登“歷史第一雙能衛”的組織天賦,但哈登也斷不可能向“持球大核”的方向去發展。

一邊減肥,一邊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去適應庫裡的存在,哈登在訓練場,健身房揮汗如雨,這個過程當然是非常痛苦。但如柯巖所說的那般,當初他讓保羅和喬約翰遜相互磨合的過程同樣艱難,但當兩個人適應了相互分享之後,兩個人便帶領老鷹隊兩奪總冠軍,成為了“歷史最強後場組合”的有力優選。

柯巖對庫裡和哈登,有著更高的期待。

雖然心理層面是軟了點,但哈登的性格在NBA球星中是不錯的。他既不是詹姆斯那種表面玲瓏,背地裡利己的性子,也不像萊昂納德那種面無表情,卻在一旦被觸怒之後再無挽回餘地,在他身上,有一種“隨遇而安”。

打個有意思的比方,後世,很多球迷都持有一種觀點,詹姆斯、哈登、威少、東契奇這一類“持球大核”的資料有水分,但很少有人像攻擊威少和詹姆斯一樣找他刷資料的罪證來攻擊他。

原因很簡單,哈登是一個在乎自己的舒適度,而不是在乎資料的人;身邊有隊友,籃板球掉到他面前他都懶得撿。他不會像詹姆斯一樣對手都不打了,他去偷雞刷個兩分;更不像威少一樣讓隊友各種躲籃板,快攻前面沒人了都非得回傳一下。

他就是活在一個舒適區,我是持球打法,我要控球,我不想跑無球;能透過造犯規的方式去得分,我就不去一個勁往籃下衝;發現不能靠自己奪冠之後,我就要去投奔“大哥”。。。。。。

這既是他本人性格的體現,也有火箭隊堅持“魔球打法”,並且長期避稅,給他安排了一群“便宜、適配但不高階”的隊友,使得他只需要扮演持球大核的角色所導致的。

而相比較之下,柯巖也好,國王隊也罷,沒有這樣的問題。

柯巖手上的三枚總冠軍戒指對哈登來說是“聖旨”,聽從柯巖的安排意味著成功的捷徑;國王隊有庫裡在,不會把所有的壓力壓在大鬍子身上;最重要的一點,國王隊會“避稅”,但不會“強行避稅”,並且不需要“一定避稅”。

除了庫裡和哈登的磨合很痛苦之外,米德爾頓在新賽季也將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柯巖安排他進行一側弱側單打的訓練,預計新賽季會有一些時間,他要在輪換陣容出場時,承擔持球進攻的任務。

“米文遠”當然有這樣的能力,並且這也是柯巖對他的考驗之一。到了季後賽“拼刺刀”的時候,球隊場上一定是能持球的人越多越好,單純的要3D的話,柯巖還不如要阿里扎呢,起碼鐵渣防守比米德爾頓好很多!

球隊在進攻端的戰術體系有了很大的變動,而在防守端,所有人也需要保證更高的到位率,最起碼不能出現威斯布魯克、歐文那種一個擋拆就找不到防守人的情況發生!

。。。。。。。

苦練了兩週之後,季前賽開始,國王隊季前賽首場比賽遭遇了格里芬領銜的快船隊。

沒有在職業生涯早期遇到保羅,對格里芬來說是一件幸運的事。格里芬的運動能力和運球能力在大前鋒的位置上是歷史頂級的,過早的跟保羅合作,完全專注於終結,迫使他更多的衝擊內線,放大了他體型上的劣勢;而在如今這一隻快船,他跟著皮爾斯錘鍊自己的進攻技巧,雖然在新秀合同期內都沒能帶領快船隊回到季後賽的舞臺上,但自身的全面性提升的不是一星半點。

跟上賽季的國王隊一樣,快船隊也是很多年沒進季後賽了。越是這樣,快船隊就越是重視季前賽的比賽,本賽季從凱爾特人加盟的裡弗斯情緒高昂的鼓勵球隊,安排格里芬和坎特這對年輕的內線組合猛攻國王隊的內線!

柯巖本身是真不太重視季前賽的比賽,對這一場比賽的態度也更多地是練兵,但前提是雙方互相“尊重”。既然快船隊這邊是“含恨而出”,照著國王隊的內線死磕,柯巖也在這一場比賽中延長了泰森錢德勒的出場時間,並且圍繞錢德勒作為內線防守核心,先後安排託拜厄斯哈里斯、泰倫斯托馬斯、戴德蒙輪流上場,甚至在短時間內安排了錢德勒和戈貝爾的雙塔配置。

綜合來看,面對快船隊內線的強攻,國王隊表現最好的內線組合是錢德勒和戴德蒙。

哈里斯還是“不三不四”的老毛病,進攻端站四號位,完成擋拆之後可以利用體型的優勢完成大打小,也有一手三分球,算是很好的副攻手,但他在防守端面對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格里芬被天克,即便是格里芬不擅長的背身單打,都能利用轉身那一下的爆發力強行抹過哈里斯,完成籃下的衝擊;

泰倫斯托馬斯、戴德蒙也各自都有很大的問題,戴德蒙贏一手“積極性”,不過,他在一次防守中犯規動作過大,差點引發了衝突;

戈貝爾和錢德勒打擋拆,效果差到令人髮指;兩個人都屬於沒有投射、進攻範圍極其狹窄的內線,防守端也有些特點重合。

也因為柯巖增加了錢德勒的出場時間,並且給戈貝爾安排了不太適合的角色,導致法國鐵塔在自己的“首秀”中表現不佳。加上考文頓、戴德蒙的表現都不算亮眼,一小撮球迷真真切切的對柯巖的選秀眼光產生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