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賽第一場,國王隊在buff疊滿的情況下,客場逆轉灰熊隊。

於球迷而言,這是很大的驚喜,卻不能代表兩支球隊的真實戰力。客觀來說,灰熊隊硬實力領先國王隊不少。

至少在G1的比賽之後,柯岩心裡並不全是“搶回主場優勢”的喜悅,更歲的還是擔憂,就像前面說到的,這一場比賽的逆轉成功,是建立在“庫裡爆發”、“灰熊隊被聯防打懵”、“霍林斯排程不利”等等突發情況下!

但現階段的庫裡,不太可能做到每場比賽都超神carry;霍林斯也不是裡弗斯,不會頭鐵到一直破解不了雪城聯防,這一輪系列賽還是非常艱難。

只談實力,國王隊跟灰熊隊的差距未必像想象的那麼大;關鍵問題是陣容構建上,這隻國王隊“先天”就被灰熊隊剋制。

國王隊的進攻強點“庫裡+哈登”,剛好對上了灰熊隊“康利+託尼阿倫”的外線防守組合;而兩支球隊的內線,幾乎是季後賽16只球隊中的最強和最弱,灰熊隊幾乎是完美擊中了國王隊的最大痛點。

誇張點說,哪怕是對陣馬刺、對陣雷霆,甚至直接挑戰最強尼克斯,國王隊都不會更難受了。

“羅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柯巖感慨了一句,潛意識裡調低了目標。

而就在一天以後,4月27日,灰熊隊和國王隊的G2也打響了。

由於G1的對話中,國王隊獲得了一場了不起的勝利,打臉了很多唱衰他們的媒體,因此,這場比賽吸引了全美更多的關注,球迷們都很期待柯巖和庫裡這對“瓜迪奧拉+梅西”的組合能不能續寫傳奇。

但令球迷失望的是,國王隊沒能再創佳績,整場比賽被灰熊隊防死,以86:98輸給了灰熊隊,比分被扳成了1:1平。

柯巖這邊“深謀遠慮”,自覺勝算不高;但壓力更大的卻是灰熊隊一方。首戰告負意味著灰熊隊丟掉了系列賽的主場優勢,如果G2再有個閃失,灰熊隊帶著0:2的總比分前往薩克拉門託,那結果就沒人知道了。

G2的比賽,灰熊隊更是不容有失。

而在重壓之下,灰熊隊的表現相較於第一場有了明顯的回彈,球隊打出了更棒的團隊防守,牢牢地掐死了國王隊除庫裡和哈登之外所有的得分點。

整場比賽,國王隊僅僅兩人得分上雙,分別是庫裡的24分和哈登的22分。

包括球隊這對後場雙槍,本場比賽的效率也不如G1。庫裡19投9中,三分球9投3中,比起G1的超神,顯然是有些啞火;哈登17投6中,命中率將將35%。

國王隊這個賽季能夠殺進季後賽,靠的就是後場球員的單打來帶動全隊的進攻。整個賽季,球隊都沒有說在進攻不力的情況下靠防守贏下對手的先例,更別說想在季後賽用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悶死精於此道的灰熊隊了。

最終,灰熊隊將國王隊的進攻拉低到了跟自己相近的水平,最後靠更深的經驗打敗了國王隊。

比賽結束後,柯巖看了眼大螢幕上的比分,聽著耳邊灰熊球迷慶祝的聲音,深吸一口氣,起身招呼球員們回更衣室,然後給他們加油打氣。

自己可以在腦海中盤算系列賽的勝負,但是在球員們面前,柯巖一定是“心中自有破敵良策”的模樣。

可以被打敗,但不能被打倒!

。。。。。。

從球迷的視角來看,帶著1:1的比分返回薩克拉門託,國王隊不算失敗。畢竟,這也是從別人的地盤上偷走一場勝利,已經是非常出色的表現了。

柯巖也期待著球隊能夠“捍衛主場”。說一句比較慫的話,既然回到了主場,總得在吹罰尺度上迎合一下主隊,給哈登以造犯規的權力吧?

如果哈登這一點能夠復甦,能夠跟庫裡呼應上,國王隊還是能夠跟灰熊隊拼一拼的。

帶著這樣一個期待,雙方在阿克中心迎來了G3的比賽。

這是薩克拉門託7年來第一場季後賽的比賽,對於曾經經歷過阿德爾曼時期一套“普林斯頓體系”打爆全聯盟的時代的球迷來說,過去這些年實在是“屈辱”。

想想球隊曾經以凱文馬丁、泰瑞克埃文斯、考辛斯為核心來建隊,再看看如今球隊陣中的庫裡和哈登,真的是連哈登都“眉清目秀”了。

雖然季後賽兩場比賽“超級第六人”庫裡的表現完勝“球隊老大”哈登,但哈登畢竟是支撐了國王隊一個賽季的老大,主場球迷多還是認可哈登居多。

這一場比賽,柯巖繼續強調包夾蘭多夫之後的協防輪換,讓球員們在防守端更加積極的給灰熊隊上對抗,並且更多的輪換內線球員,希望更多的製造黑白雙熊的體力消耗,迫使蘭多夫像G1的比賽第四節後半段一樣,出現一些失誤。

但很遺憾,不管是庫弗斯、布蘭德,還是帕特里克帕特森、託拜厄斯哈里斯,對上黑白雙熊這種真正能夠在季後賽大殺四方的內線,還是暴露了自身的水分。前兩個人根本上就能力不足,後面兩個人雖然資料還算不錯,但真的是吃足了庫裡+哈登的福利,換個說法就是“順風成神、逆風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