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隊會砍小喬丹,這在柯巖的預料之中;但他們的

“報復”來的如此之快,卻又讓柯巖有些驚訝。因為在他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闌對於

“砍鯊戰術”的使用,也是有時機的把握的。並不是單純的看到對手罰球不好的球員登場,二話不說就上去砍人。

執行

“砍鯊戰術”,首先你要能確保自己的進攻成功率,否則就是單純的浪費時間;其次,最好有打亂對手進攻節奏的戰略價值;最後,能順帶搞一波心態,那就最好了!

就拿尼克斯方才的執行來說,庫裡為球隊的進攻託底;尹坦托馬斯和傑弗里斯很難抵擋霍華德的強攻,用犯規戰術必定會影響范甘迪圍繞魔獸設計進攻戰術的執行;至於最後一點,趕上魔獸人品爆發,10罰6中,沒有達成目的,但如果放在平時三四成的命中率,霍華德心態很難不受影響。

而范甘迪安排雷迪克和皮特魯斯兩個人上來砍小喬丹………,多多少少有些意氣用事,有些關二爺

“他過江我也過江,你砍鯊我也砍鯊”的意思。雖然小喬丹6次罰球出手僅僅命中2球,效率還不如霍華德,但魔術隊沒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分差並沒有縮小。

而且磨磨蹭蹭這五六分鐘,也讓庫裡得到了站在場上休息的時間。很潤,很養生!

闌次節戰罷,雙方的分差維持在14分,差距不大不小,兩邊都很頭疼!

范甘迪頭疼的點在於球隊的進攻,跟老鷹隊時期,內線缺乏噸位,加內特可以偶爾頂一頂霍華德,但不可能整場跟霍華德卡位不同,這隻尼克斯多了一個內線能夠站樁的中鋒小喬丹,甭管他技術有多粗糙,防守經驗有多缺失,但他有噸位,有彈跳,有覆蓋面。

這樣一個大傢伙杵在內線,缺乏射程的霍華德和約什史密斯進攻端都受到了影響。

魔術隊恐怖的地方在他們的防守,攻堅並不是他們所擅長的。而柯巖同樣是憂心球隊的進攻。

加里納利受傷之後,尼克斯隊進攻端少了一個重要的火力點。面對bUG一般的霍華德,球隊二當家樂福基本被封死,也基本指望不上。

雖說庫裡對於聯盟的適應非常迅速,最快速的成長為了一個

“合格”的主攻手,但眼下尼克斯的現狀就是,球隊甚至沒辦法給庫裡找一個靠譜的

“副攻”來分擔壓力。闌尤其是在面對魔術隊這種擁有頂級內線防守和頂級覆蓋面的球隊,樂福這種沒有背身能力,投射能力有但也沒到頂級的真不好打;同樣,霍樂迪這種依賴突破,中遠距離投射不穩定的小後衛也是遇到了剋星。

面對攻擊手缺失的困擾,柯巖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將霍勒迪拿上先發,增強球隊外線防守端的機動性,給特科格魯上點強度!

包括在進攻端,霍勒迪哪怕被霍華德剋制,最起碼也比孫悅的貢獻要大吧!

手中握有14分的領先優勢,柯巖選擇將比賽拖入到防守大戰的泥潭中!

同樣,這也是范甘迪的訴求。庫裡在進攻端確實具備很強的影響力,小喬丹面對霍華德和約什史密斯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反過來說,尼克斯隊進攻端能夠穩定製造威脅的只有庫裡,防守端能夠在內線撐場面的只有小喬丹,庫裡能夠頂多久?

小喬丹又能扛住多少次的衝擊還能保證不犯規?范甘迪就是

“陽謀”,就是利用魔術隊陣容上的優勢來

“欺負”柯巖,相當於用魔術隊場上五個人來換尼克斯

“庫裡+小喬丹”兩個人+14分的優勢。比賽朝著雙方主教練一齊期待的方向去進展,勝負的天平卻沒有如願向魔術隊傾斜,柯巖再度完成了

“神之一手”的調整,在第三節開場1分鐘就換下了進攻端無所作為,防守端還有些

“坑”的樂福,換上傑弗里斯打雙塔,陪著小喬丹一起扛人!闌小喬丹+傑弗里斯,尼克斯的兩個內線都沒有什麼自主攻擊能力,也沒有什麼射程。

但斯坦范甘迪沒有遭遇過

“毒打”,也沒有後世盧指導

“比賽可以輸,庫裡必須死”的覺悟,居然沒有包夾庫裡,硬生生的被庫裡將局面破開!

有時候,比賽就是這樣,退一步海闊天空!既然內線確實打不了,那就把全部的進攻重心放在外線,回過頭來在防守端跟魔術隊硬碰硬。

當然了,也得教練有這個魄力,拿下球隊的二當家一點都不含湖。說起來,敢真麼做的可能也就只有柯巖,然後波波維奇了?

而後面的比賽,更體現柯巖跟范甘迪之間執教能力的差距。第四節比賽,在傑弗里斯身背5次犯規的情況下,柯巖寧可用尹坦托馬斯在禁區內跟霍華德角力,也不上樂福。

當然了,這得是樂福脾氣還算不錯,你要換成哈登或者威斯布魯克,敢這樣明晃晃的打臉,賽季結束柯巖就得下課。

兩名肉盾分別被在霍華德身上犯滿離場,尼克斯隊帶著4分的領先優勢進入最後兩分鐘的

“決戰”,樂福這個時候重新披掛上陣,滿格體力對上殘血霍華德,終於能在卡位的時候佔據上風。

魔術隊進攻,特科格魯在找不到角度給霍華德喂球的情況下選擇自己來,土耳其特工背身倚住馬修斯,順勢右轉身,邁出一步後,右膝上提,身體後仰,以一個極高的弧度,將球柔和的撥了出去。

闌馬修斯全力高舉雙手,但他本身臂展就不佔優勢,根本干擾不到,只能眼睜睜看著籃球輕輕旋轉著飛過,落入籃網之中。

沒有時間沮喪,能做的只有在進攻端把場子找回來,馬修斯喘了口粗氣,就發足跑到前場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