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菲爾傑克遜這幾年對湖人隊也有一定程度的換血,但湖人隊陣中依舊有不少柯巖帶隊時留下的「臣子」,盧克沃頓在菲爾傑克遜手下的機會就比在柯巖收下更多。

巴斯微微一愣,旋即點點頭:「好的教練。」

前兩個賽季,柯巖都熱衷於用「小陣容」,但本賽季,他卻一改往日的風格,頻繁的讓迪奧和巴斯搖擺到三號位,打「大個陣容」,恰到好處的彌補了老鷹隊側翼位置缺人的弱點。尤其是在巴蒂爾受傷之後,球隊更加需要迪奧和巴斯承擔更多。

加內特出場,老鷹隊變陣為「三高」,禁區之內的防守大大增強,接下來就是考驗科比的中遠投,他能在中遠距離殺傷老鷹隊,湖人隊就能咬住比分;反之湖人隊的局面就非常危險。

針對老鷹隊這種「怪陣」,菲爾傑克遜也把希望寄託在了科比身上。

壓力之下,科比展現了自己「遇強則強」的特點,第二節後半段他繼續出戰,單節11投7中,三分3中2,罰球4中3,狂砍19分,率領湖人隊將分差迫近到5分。(60:55)

半場砍下32分,這對其他人來說絕對可以稱之為「炸裂的進攻表演」,但放在科比身上,似乎沒有那麼激動人心。不是說這個表現不出色,而是在過去的兩個賽季中,科比已經貢獻了太多次這樣的精彩表現,以至於所有人都「見怪不怪」了。

饒是如此,中場休息的時候,柯巖依舊沒有調整球隊的防守策略。如果拉德馬諾維奇或者阿里紮在場,在禁區外不要夾擊科比;只有等他持球殺入禁區的時候再展開夾擊。

歷史上,這一年的總決賽,凱爾特人就是用這樣的防守策略來對付科比,而不是科密口中的「歷史級的包夾頻率和強度」,科比那一屆總決賽表現一般,主要是被雷阿倫、皮爾斯、波西的車輪戰拖累以及加內特超強的協防補位,但真沒有所謂的無腦包夾。

老鷹隊的防守資源不如那隻凱爾特人,尤其是在巴蒂爾缺陣的情況下;但眼前的這隻湖人隊也還不是完全體,即便在科比半場砍下32分的情況下依舊落後。

「滴——」

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下半場比賽正式開始。

湖人隊進攻,科比面對貼身防他的喬約翰遜,一個橫拉之後,直接加速,扛著喬約翰遜,生突進了老鷹隊內線。

強側的加內特立刻放開奧多姆,上來協防,封堵住科比的突破路線。科比面對協防絲毫

不慌,在格林撲過來的一瞬間,就把球傳給了中距離的奧多姆。

但奧多姆接球后,卻沒有獲得空位的機會,就在加內特協防的一瞬間,塔克就放開了拉德馬諾維奇,補位到奧多姆身前。

奧多姆順勢把球分給底角被放空的拉德馬諾維奇,後者接球就投。

但籃下的加內特在喬約翰遜補位的時候,就奮力朝底角撲了過來。並且由於湖人隊這一波進攻空間沒有拉開,加內特在拉德馬諾維奇出手的時候,及時輪轉到位,干擾了對方的出手。

「哐當!」

「咣!」又是科比,利用自身敏捷的優勢搶在迪奧和喬約翰遜身前摘下了籃板,完成了補釦!

加內特四下補位,迪奧不管身高還是卡位意識在中鋒中都算吃虧的,老鷹隊籃板球被爆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必然,只能說這是柯巖追求進攻流暢度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保羅運球來到前場,喬約翰遜和塔克分居兩個底角,加內特在左側45度,迪奧慢條斯理的跑向加內特,幫加內特掛了一下奧多姆,後者隨即順下,保羅人到球到,給加內特製造了面框衝擊布朗的機會。

科比從底角繞過來補防,把喬約翰遜漏了一個乾乾淨淨,湖人隊卻沒有老鷹隊這般完備的協防輪轉體系,直接把老鷹隊外線最準的一個點給放掉了。

喬約翰遜往內線運了一步,找了一下節奏,長兩分命中!(62:57)

終於,科比在場上露出了不滿的情緒,他有些憤懣的甩了一下手,隨後迅速抖擻精神,展開進攻。

這一回,他沒有直接突破,而是招手讓奧多姆出來做掩護,想利用自己的進攻影響力來牽制加內特,給奧多姆製造大打小的機會。

奧多姆擋拆完之後擠著喬約翰遜往內線切入,但他的力量優勢也不是很明顯,雖然是造成了喬約翰遜犯規,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想憑藉身高和力量強打喬約翰遜非常吃力。

奧多姆兩罰一中,分差來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