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隊首回合交鋒,卡塞爾輸掉了資料,但靠著自己的比賽經驗牢牢地控制住了比賽的節奏,充分的給比賽降速,將球交給內線的強點來攻擊老鷹隊的薄弱內線。

而在半個賽季之後,保羅的比賽經驗豐富了不少,越來越不怕跟這些老油子周旋;而37歲的老將在經歷了半個賽季的損耗之後,身體狀況比不了開賽那會兒,尤其卡塞爾本身還是一個偏雙能衛的控衛,喜歡在擋拆之後發動進攻,消耗更大。

此消彼長之下,保羅這一點打爆了卡塞爾,不僅頻頻利用快船隊兩名內線防不出來的特點頻頻在中距離投籃得手,更是成功加快了老鷹隊的進攻速度,讓快船隊的防守疲於奔命。

31分12個助攻,保羅的表現堪稱完美,也為自己衝擊最佳陣容,又提供了一場代表作支援。

。。。。。。

球隊成績真的衝著50勝去了,老鷹隊球迷感到不可思議。亞特蘭大當地的一家餐廳藉著柯巖的名頭來做宣傳,“如果球隊賽季取得五十勝,那麼接下來一年時間,Kimi來到餐廳用餐,所有消費全部免單!”

這家餐廳的營銷策略是成功的,因為當天晚上,柯巖就帶著霍青書來到了餐廳,前來“試菜”。

“那以後豈不是跟著你有肉吃?”享用著布朗尼(餐前甜品),霍青書樂呵呵的“抱大腿”道。

“你不會覺得這家餐廳會虧本吧?”柯巖挑了挑眉毛,反問道。

別說柯巖也就帶個王勵凡或者霍青書來用餐,就算他把老鷹隊上上下下幾十號人全部拉過來急頭白臉吃一頓,跟餐廳藉助自己宣傳的廣告效應相比,也算不得什麼。

關鍵是還不用給柯巖什麼廣告費。畢竟,餐廳是給柯巖“派發”福利。

“生意人嘛,怎麼會虧本呢?”霍青書呵呵笑了笑,專心對付自己面前的慕尼黑大豬肘。

柯巖跟霍青書隨意的聊著天,手機忽然響了起來。霍青書下意識的調侃,以為是王勵凡,實際上打電話來的卻是郭沫洋。

姚明帶動了NBA在華夏的熱度,華夏的青少年,喜歡籃球的越來越多。央視這邊,新開了一檔籃球節目《籃球公園》,綜合報道NBA、BA、CUBA及相關的籃球賽事資訊,並製作相應的電視專題。

賽季進行中,NBA相關的新聞素材可以填滿節目;但等到休賽期,就沒有那麼多新聞點可以播報,節目組把目光放在了柯巖身上,想圍繞他來開發節目。

“嗯,我在外面吃飯,等我們回去之後再談吧?”柯巖還真有些興趣,對郭沫洋說道。

他倒不是圖央視給的那點出場費,關鍵是央視給柯巖帶來的“曝光率”,在央視做節目,面向的受眾群體是全國的籃球迷,可以進一步幫柯巖提升知名度,提升商業價值。

於個人而言,可以賺更多的錢,於公來說,柯巖可以在節目裡輸出一些自己的籃球觀點,萬一能夠對華夏籃球有些幫助呢?

一個人幹掉了半個慕尼黑大豬肘,霍青書的臉色變得不太好看了。以前看美食節目裡介紹這道美食,都是誇上天的,怎麼自己吃起來沒那味兒呢?

“慕尼黑豬肘,要配當地的酸菜解膩才能吃得下去。老美這邊改成了酸酸甜甜的口味,你一個亞洲胃,吃不下去不正常?”

“淦!果真免費的沒好貨!”霍青書吐槽了一句。

“因為你不是這家餐廳的目標客戶啊~”

買單離開之後,柯巖重新找了一家中餐廳,打包給霍青書送回去,這才回家,聯絡郭沫洋,討論節目的事情。

“我還以為你今晚沒空打給我了呢~”郭沫洋笑嘻嘻的說道。

“。。。。。。”柯巖也不跟她解釋太多,“有關節目的事情,說說唄。”

“臺裡的想法是,針對選秀大會做兩期專題,針對自由球員市場做兩期專題。最後針對六大賽區分別做一個講解。”郭沫洋簡單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我們希望做一個跟NBA深度結合的節目。”

做一個跟NBA深度結合的節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首先一點,央視跟NBA所有的相關,都是建立在姚明的基礎上,轉播計劃火箭是第一順位、解說員永遠站在火箭隊立場來解說、火箭隊一個替補可能比東部全明星都有知名度。這種做法當然確保了節目收視成績的下限,但也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當你想去更加了解NBA的時候,只能是透過其他平臺甚至翻牆。

邀請柯巖來做節目,更加“專業”、“客觀”、“公平”的分析NBA大事紀,這是一個賭博,做得好可以有效拓寬節目受眾群,趕上隔壁的《天下足球》,做的不好,也有可能會流失一些只關注姚明的死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