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

其實在修理廠,經常發生。

很多車主,對車並不敏感,研究也不深。

在維修的時候……

他們將零部件替換了,對方也發現不了。

他們替換的,並不是原廠原裝的配件,而是附廠件。

說簡單點,就是殘次品。

原廠原裝的配件,一個五六百,而他們替換的附廠件大約是在十幾二十塊錢左右。

這一進一出,利潤空間就出來了。

而車越貴……

配件的價值越高。

難得碰到一輛在廠維修的豪車,這種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只要簡單操作一下,幾萬塊錢的利潤就到手了!

比他們老老實實拿工資賺錢多了。

“發動機罩、前大燈、前葉子板、前減震器、水箱、冷凝器、安全帶、安全氣囊……”

隨後。

牛歡親自指揮,由小組長常英才拆卸,將這些內部配件全部替換了一遍。

當然。

汽車三大件,他們並未替換。

這雖然是最值錢的,但強行替換的話,車主大機率能察覺出來。

被發現的話就麻煩了。

三個小時後。

十餘個配件替換完畢。

但從外表來看,沒有任何區別。

效能上,也相差不大。

“經理,換完了,等這批配件賣出去……差不多可以賺個五萬七。”

常英才指著旁邊的一堆零件,激動的說道。

兩人三七分。

到他手上,也有個一萬七。

是他一個月工資的好幾倍。

“等後面找個機會,賣給廠裡,新車原裝配件,價錢應該還能要高一點。”

牛歡點了點頭,嘴角不由翹起。

他們替換的這些東西,單個價值幾百上千。

累計起來價值才大。

就算被發現了……

按照三包法,也就是退一賠三。

多年從事這一行,他對這方面的法條已經摸索的門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