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孫權之難(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是陸遜公然違抗他的命令,這讓他心中非常不滿。
畢竟自己身為皇帝,下面的臣子卻違抗他,這讓他感到自己的威權受到了挑釁。
所以陸遜成為了丞相後,但朝中的事卻一直沒有讓他參與,凡事都交給吾粲和闞澤。
吾粲不明白孫權為什麼突然肯承認犯下的錯誤,可孫權的性格並不是如此。
他當上皇帝后,無論做錯什麼事,都要認為是對的。
吾粲想不通孫權為什麼變得這麼快,但他也只好說道:“陛下,以臣看來,柴桑丟失已成事實,先放到一邊,以後再說。”
“如今壽春被圍,但壽春堅固,又有朱據將軍等人鎮守,只要援軍及時趕到,魏軍就只能撤軍了。”
闞澤點了點頭:“現在我大吳國正是外憂內患,陛下,以我看來,先蕩平山越,安定民心,後方穩固後才可禦敵。”
“山越如今盤踞廬陵、臨川,若是不除,等山越根基穩固後,必成為我吳國大患。”
“臣以為,當下應當防備柴桑,增援壽春,蕩平山越。”
闞澤補充一句:“壽春是淮南門戶,也是我吳國北進中原的跳板,所以不容有失,還請陛下定奪。”
“愛卿所言有理。”
孫權點了點頭,之所以放任山越在臨川,是因為賀齊派兵鎮壓,導致各處都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調動。
所以想要蕩平山越,還是有些困難的。
更何況山越和蜀漢已經成為盟友,對付起來就更難了。
一想到漢軍,孫權就瞪大了眼睛:“如今想要蕩平山越,最少需要五萬大軍。”
“可眼下三線作戰,各地都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調動,我們還能從何處調兵?”
顧譚說道:“陛下,會稽、吳郡還有多餘的兵力,再加上虎林的兵馬,集結五萬兵馬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只要不再攻打九江口,方可集結出五萬兵馬。”
顧譚對吳國各地的兵馬駐紮非常瞭解:“接下來再派出一員大將率軍,區區山越,就不足為慮了。”
孫權覺得這主意不錯,點頭道:“那愛卿以為,那位將領可以擔此重任?”
顧譚猶豫了一下,低下頭說道:“丞相陸遜,陸伯言!”
聽到這話,吾粲他們全都愣住了,震驚的看著顧譚。
孫權剛剛解除了陸遜的兵權,現在又要讓陸遜重新帶兵,這不是在打孫權的臉嗎?
周圍陷入了沉默,幾個大臣紛紛低下頭,沒有一個人敢說話,更不敢去看孫權的眼睛。
這件事確實很難辦,他們也不敢胡亂發言。
闞澤和吾粲心裡自然也是希望陸遜帶兵的。
自從呂蒙死後,就沒有人比陸遜更適合大都督的位子。
“陛下,丁大人求見!”
孫權還沒有說話,門外的侍衛又傳來一句話。
“讓他進來吧。”
孫權暫時把顧譚的建議放到一邊。
來人是丁密,他是軍機大臣,掌管軍情和各地的軍事情報。
如今他卻親自來見孫權,肯定是有什麼事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