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愚兄弟和其他將領下去後,諸葛亮只留下了姜維和諸葛喬。

“丞相,既然要攻取南陽,為何不以攻為守。”

姜維問道:“兵馬先去攻取鄧縣,斷去魏軍南下的路途,隨後在在涅陽與司馬懿交戰即可不就行了?”

“伯約能想到進兵鄧縣,說明你兵法更是有所長進啊。”

諸葛亮笑道:“如今襄陽還有五萬兵馬未曾趕到,樊城暫時還兵力不足,不宜分兵,等援軍到來後再做商議。”

姜維覺得諸葛亮沒有把話說完,但他知道諸葛亮用兵一向謹慎,很少冒險,也就不再多說。

“現在魏延率領十萬兵馬過了武關,我已經派人送信給魏延將軍,讓他分兵三路,從北到南,由析縣、順陽、陰縣三地進軍。”

諸葛亮又說道:“如此一來,就可以對宛城形成合圍之勢,隨後再讓王平進軍丹水,司馬懿也就不敢再來攻打樊城了。”

“上庸的五萬兵馬,已經牽制了魏軍主力。”

諸葛喬說道:“現在長安十萬兵馬又到,就算司馬懿有十萬援兵,也不敢冒險來取樊城,等襄陽的援兵一到,我軍就可以北上攻取南陽了。”

“沒錯。”

諸葛亮說道:“因為子毅偷襲西河,長安善於統兵的將領也一同前去了,如今十萬大軍只有魏延一人適合統兵,我實在放心不下。”

“伯約先行一步去和魏延會合,陰縣、順陽兩路兵馬由你指揮,先攻下穰縣,涅陽的魏軍也就沒有威脅了。”

姜維這才明白諸葛亮的用意,說道:“丞相之意,是想讓魏延牽制司馬懿,解除樊城之困。”

諸葛亮說道:“那是自然,戰場上,每一個細節都要到位,不可疏忽大意,有時候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有可能葬送全域性。”

“學生受教了。”

姜維一抱拳。

如今樊城有諸葛亮親自坐鎮,他也不必擔憂,下去準備前往和魏延會合。

眼下,魏延攻下武關後,順著博山一路南下。

魏延派魏羽和傅僉率軍兩萬南下進軍陰縣,馬忠率田昌和鄭千率軍三萬留守南鄉,伺機向東攻取順陽。

若是順利,就可以合圍宛城。

剩下的五萬兵馬由魏延親自率領,進軍析縣。

來到析縣境內,魏延叫來杜預和魏恆,說道:“從今日開始,兵馬由荀空負責,魏恆扮成我留在軍中,你二人去攻取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