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毅在幷州和魏軍交戰,荊州兵馬也開始調動。

唯獨潼關毫無動靜,因為滿寵堵死潼關後,從中原來的商隊都繞道漢中了。

這幾年來,長安城除了在潼關和長安之間修了兩座甕城之外,整日就只有操練兵馬。

如今步兵達到十萬,騎兵達到五萬,只可惜,沒有用武之地。

“荀雲,我好幾年不上戰場了,這身體都快要生鏽了。”

魏延無所事事,又來找荀雲發洩心裡的不滿。

“文長將軍,稍安勿躁。”

荀雲無奈地笑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長安已經是蓄勢待發,只需等待時機。”

“時機?這時機什麼時候來啊。”

魏延說道:“早知如此,當年我就去鎮守上庸好了,這樣也就能在南陽和魏軍交戰了。”

荀雲笑了笑:“將軍,南陽掀起戰火,也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我斷定不出一月,丞相就會傳來軍令了。”

“真的?”

魏延一臉狐疑:“你可別騙我啊。”

“文長將軍,我怎麼敢騙你呢。”

荀雲說道:“丞相攻取柴桑,吳國震動,其實以荊州的兵力,完全可以順江直下,直逼建業。”

“但丞相併沒有這麼做,兵馬都留在了柴桑,這是想保留吳國,這都是為了大局著想。”

魏延不解道:“為何要保留吳國?既然有滅掉吳國的機會,那就攻佔吳國,如此一來,我軍會更加強大,這豈不是更好?”

“將軍此言差矣。”

荀雲說道:“雖然我軍有滅掉吳國的實力,卻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正所謂二虎相爭,必有損傷,所以還是要先聯合吳國,滅掉魏國後,再轉頭滅掉吳國也不遲。”

魏延若有所思道:“先生的意思是說,先把強大的滅了,再吞併弱的,這樣就能付出最小的代價了?”

“沒錯。”

荀雲說道:“這樣不但能儲存我軍的實力,也能唆使吳國對付魏國,這也能為我軍分擔不小的壓力,只要中原戰事一起,就是將軍大展身手的時候。”

魏延無奈道:“這潼關被滿寵給封死了,我大軍無法正面攻打潼關,也要想其它的辦法。”

一座潼關,徹底把他們東進的路給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