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一路來到丹水,確實有些出乎馬良意料,本來是阻擋魏軍的,卻沒想到文欽有勇無謀,連遭兩次大敗。

如果不乘勝追擊,那就太可惜了。

王平說道:“軍師奉丞相之命而來,經過襄陽,可知關將軍之意?”

“先前關將軍久攻樊城不下,才會被呂蒙偷襲,所以一直對江北念念不忘。”

馬良說道:“我此次奉命前來,關將軍便囑咐過,若有變故,可立刻給他送信。”

王平點頭道:“若是關將軍率軍北上,我軍可一舉攻下南陽。”

馬良覺得沒那麼簡單,畢竟司馬懿還在宛城,司馬懿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次日,斥候來報,魏軍三萬援軍趕到了筑陽。

文欽重振旗鼓,再次率軍前來。

馬良觀察魏軍的軍陣後,說道:“文欽此陣,是想趁援軍士氣正盛,想要強攻我軍大營。”

“王平將軍可命兵馬分列橋兩側,先挫其銳氣,隨後再與之廝殺。”

王平點點頭,命吳班、趙統為先鋒,呂石率軍三千接應。

兵馬分成兩列,守在丹水以西橋兩側。

若是文欽率軍過橋,可先放箭消耗。

隨後再令公孫勝和程東準備三千騎兵,一旦魏軍氣勢守挫,隨時準備衝殺。

文欽現在手裡有三萬大軍,瞬間又自信滿滿。

他也知道昨天一路追殺他的人是趙統,趙雲的兒子,心裡也警惕了許多。

他一眼就看到了趙統,文鴦雖然能抵擋趙統,但兩軍交戰,刀劍無眼,他不捨得讓文鴦去冒險。

而且漢軍的武將不少,綜合實力來說,他們還是稍弱了一些。

回顧左右,實在無人可用,只能讓援將馬天為先鋒,文欽自領大軍在橋東,隨時準備和漢軍正面交戰。

連續遭遇了兩次大敗,文欽心裡正憋著一股氣。

如今援軍到來,他要證明自己,見馬天已經準備就緒,便擂鼓吶喊,開始進軍。

馬天見剛率援軍到來,文欽就讓他打頭正,還以為是文欽重用他,心中暗自高興。

聽到鼓聲,便指揮士兵上橋衝殺。

呂石見魏軍上橋衝來,並沒有讓弓箭手著急放箭。

直到魏軍大軍過了橋中箭,呂石才一揮手,弓箭手齊齊放箭,一輪箭雨落在橋上。

魏軍還未衝到趙統面前,便被密密麻麻的弓箭射殺。

一轉眼的功夫,就有數百魏軍喪命,還有一些為了躲避弓箭,全都落入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