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好時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胡遵和徐邈這樣的人物,關毅也沒想著能這麼容易說服他們投降,第二日就派人把他們押送往長安。
只要這些人沒有回去魏國,那魏國就會少很多人才,所以囚禁他們關毅也是很樂意的。
而柳隱也派人送來軍情,南部匈奴奉胡遵的命令想從通天山襲擊後方,但都被擊退了,實力大大削弱。
如今,蒲子的匈奴一部對漢軍造成不了任何威脅。
而關毅也收到了徐正用離間計大破左右兩部匈奴的訊息,這對漢軍來說可太重要了。
魏軍想要藉助匈奴對付漢軍的計策,也算是徹底被破壞了。
但關毅知道,真正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他將柳隱從通天山調來昕水,讓他接管昕水軍務。
柳隱是一個穩重的老將,只有他在,關毅才能放心。
一切安排完畢後,關毅就率軍和張苞會合。
從茲氏到平陶,還隔著司水,上萬兵馬想要過去,至少也需要半月的時間。
鄧艾攻下平陶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如果不是鮮卑牽制曹宇,恐怕平陶也早就失守了。
霍峻率領三千兵馬前往平陶,至今都沒有訊息穿回來,也不知道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曹宇久攻雁門關不成,西河又接連戰敗,只能改變策略,把雁門關、馬邑、忻州和晉陽以北的百姓全部南遷。
從這就可以看得出,曹宇準備來一場大戰了。
魏軍撤回晉陽和上黨,把匈奴北部兵馬調往雁門關防禦鮮卑。
如今,關毅更在意荊州的情況。
西河和上黨、晉陽之間有太行山,不會爆發大規模的戰鬥,而南陽才是重點。
這次偷襲西河,關毅已經做好了和司馬懿交手的準備。
但司馬懿卻被調往了宛城,去南陽佈防,防止關羽會趁機北上,威脅許昌。
也許在司馬懿的眼裡看來,諸葛亮和關羽可比關毅可怕多了。
趙雲從漢中奇襲上庸後,會成都養傷切了。
諸葛亮任胡濟為漢中太守,蔣琬兒子蔣顯為護軍。
如今長安是前線之地,漢中已經成了益州和雍涼之間的運輸中樞,並不需要大將去鎮守。
上庸與襄陽之間隔著漢水,諸葛亮任王平為上庸太守,鄧芝為參軍,馬良為軍師,五萬大軍鎮守上庸。
魏軍當中,文欽在汝南時,因諸葛誕是太守,他沒有得到重用,認為自己一身本領沒有得到施展。
這次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南陽太守,他迫切的想要證明自己。
他率領來到宛城,這裡城防堅固,士兵氣勢高昂,這都要歸功與徐晃。
文欽覺得一直守在城中,實在梅什麼出息,心裡暗自決定奪回上庸。
這樣他不僅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堵住那些質疑他的人那些嘴,還可以為魏國消滅了一個隱患。
“將軍,漢軍剛剛佔領了上庸,又從漢中調來五萬兵馬。”
賈充說道:“如今漢軍士氣高漲,我軍還是暫時別出兵吧。”
“非也。”
文欽說道:“我軍所顧慮的人,也就只有趙雲而已,如今趙雲回成都養病,正是出兵的好時機。”
賈充也知道文欽好戰,也不再繼續勸說,只能穩住後方,排程糧草。
文欽命令三軍做好準備,隨後讓新野太守胡質防備湖陽港和漢水,防止襄陽的漢軍會趁機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