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鹿港有魏軍?”

關羽說道:“徐公明在新野數年一直沒有動靜,此次卻突然調兵,難道是想聯合吳國圖我荊州?”

“君侯。”

馬永隆說道:“以在下來看,新野的魏軍應該只是試探,我大軍出荊州,魏軍想必是想試探襄陽的虛實。”

“永隆先生說的有理。”

關羽點了點頭:“不過襄陽有魯深在,料想不會有危險,倒是丞相已經攻下了柴桑,我軍應該去支援才行。”

“君侯說得對。”

馬良說道:“吳國水軍退往江夏,陸遜是想形成掎角之勢,等待時機。”

“但孫權此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此次犯我荊州,沒有得到好處,反而還丟失了柴桑。”

“他勢必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他必然會率大軍奪回柴桑,君侯可派出一半的兵馬前往柴桑,隨後趁機奪取江夏。”

陳到開口道:“陸遜此人不簡單,萬一他不聽從孫權的命令該如何?”

馬良搖了搖頭:“如今吳國群臣上下各有各的小心思,若孫權再懷疑陸遜,那麼吳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馬永隆說道:“沒錯,一旦陸遜違抗孫權的命令,則敵我成觀望之勢。”

“那麼陸遜就會成為孫權的眼中釘,肉中刺。”

“一旦他們君臣之間互相不信任,那吳國就是自取滅亡。”

馬永隆說出其中的利害關係:“如今柴桑失守,陸口港定然空虛,吳軍或許已經撤軍了,水軍可從烏林至陸口增援柴桑。”

關羽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派出三萬兵馬陸口港,由蔣休率領。”

“周浩、張嶷為副將,立刻出發!”

三人領命而去。

關羽讓關興率三千騎兵前往中鹿港,命蔣壹統領水軍駐紮江陵,防守漢津、烏林、攻安三地。

留陳到等人前往江陵協助吳懿,其餘諸將隨關羽前往襄陽。

魏軍進犯中鹿港的將領是殷署、朱蓋二人。

徐晃收到吳國十萬大軍進攻的訊息後,荊州大軍也前去戒備,關羽還親自出徵,就派出大軍去試探虛實了。

賈充之言,派五千兵馬先攻取中鹿港,等荊州兵馬和吳國兵馬對峙之時,一舉攻下襄陽,甚至還能順勢攻取江陵。

雖然賈充年輕,沒有上過戰場的經驗,但他也繼承了其父賈逵之風,深得徐晃器重。

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徐晃必須要把握住。

關羽不在襄陽,就算拿不下中鹿港,等關羽援軍來的時候,再撤回新野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中鹿港是襄陽進攻中原的大門,這是咽喉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