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快去接應朱桓將軍撤退,我上去阻擋山越軍!”

陳武跨上馬,率軍迎敵。

諸葛喬看見吳軍放出火箭,就知道陣法失去了效果,只能讓潘臨和尤突兩人做好準備,等吳軍逃出去,便立刻率軍衝殺。

潘臨和尤突率軍一陣衝殺,但吳軍利用地形逃到骨頭,他們也不敢貿然追擊,只能讓兵馬守住,撤回大營。

毛甘等人回到大帳,一個個激動不已。

出征這麼多日,連戰連敗,這次終於大勝一次。

當他們知道諸葛亮神不知鬼不覺地攻取了柴桑,全都震驚不已。

馬順把諸葛亮的書信交給諸葛喬,得知柴桑豫章兩郡的情況,眾人都喜笑顏開。

要不是山越軍糧草不足,毛甘真想設下酒宴。

“痛快,大勝吳軍實在是解氣啊。”

帳外傳來一陣大笑聲,知道是潘臨和尤突回來了。

他們這次斬殺吳軍數千兵馬,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只有祖郎一人非常尷尬,他這次沒有立下什麼功勞,所以感覺挺鬱悶的。

毛甘笑道:“此次我軍能夠死裡逃生,全是仰仗諸葛先生和王太守相助,本王代表全族人向二人表示感謝。”

說完,毛甘向諸葛喬二人鞠躬。

“大王說得對。”

潘臨也說道:“我們自然也好好感謝二位。”

諸葛喬看完了諸葛亮的書信,抬起頭,罷了罷手說道:“此次來相助貴軍,也是我軍邀請貴軍相助在先,若是讓大王出現什麼意外,我軍豈能心安?”

毛甘等人見諸葛喬這麼客氣,對他也有了很多好感。

諸葛喬舉起手裡的書信,說道:“在下已經收到丞相書信,對大王此次出戰表示謝意。”

“若不是大王牽制了吳軍,我軍也不能如此輕易拿下柴桑。”

他看毛甘等人臉色複雜,就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笑了笑:“大王莫非以為丞相是在利用你們?”

“當然不是,先生不要多想。”

毛甘有些尷尬。

“大王這麼想也正常,不過若非吳軍一心要奪取荊州,將柴桑的兵馬調走,我軍也不能輕易奪取柴桑。”

諸葛喬說道:“所以柴桑丟失,乃是吳國咎由自取,貪心不足導致。”

“吳國知道大王出征是為了糧草,為何之前一直給大王運送糧草,此次卻沒有送糧草,而是出兵討伐大王?”

諸葛喬三言兩語,就把責任都推到了吳國身上。

這讓毛甘明白,他們雖然在奪取柴桑當中佔據了重要作用,但要不是吳國野心太大,也不至於把柴桑給丟了。

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毛甘見諸葛喬這麼說,心裡也有些明白了,但現在這種情況,他也不好把話說得太難聽。

現在他不想和漢軍鬧翻,這次漢軍只派了兩人過來,就能大敗吳軍。

他們山越軍絕對不是強大漢軍的對手。

想到這,毛甘連忙抱拳道:“先生不必多想,本王願與貴軍結為盟友,日後和平共處,只要丞相有令,本王必然全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