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在孫權(第2/2頁)
章節報錯
“荊州雖有水軍,但與吳國相比,還是差了不少。”
鍾繇說道:“依老臣來看,蜀漢的下一步目標,是潼關!”
曹叡臉色蒼白,看不出他在想什麼,他緩緩看向司馬懿:“仲達,你怎麼看?”
司馬懿心裡早就數了,說道:“太傅所言極是,只是荊州尚有關羽坐鎮,還要防備新野、宛城,威脅不大。”
曹叡說道:“新野有徐將軍鎮守,朕也不用擔心。”
“陛下所言有理,徐將軍有大將之才,新野可以放心。”
司馬懿說道:“只怕諸葛亮會長安、荊州同時出兵,讓我軍首尾不能相顧,牽一髮而動全身。”
曹叡咳嗽了幾下,問道:“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愛卿可有退敵之策?”
司馬懿說道:“陛下勿憂,臣有一計,卻不知陛下准不准許。”
曹叡對司馬懿的才略還是很瞭解的,立刻問道:“太尉有何好計策,快快說來。”
司馬懿說道:“自陛下與關毅和談,吳國耗費財力物力,損失慘重,也只奪取了一個壽春城。”
“而關毅卻趁機奪取了荊南四郡,此事孫權必定懷恨在心。”
“如今他們雙方的盟約早就破裂,前者先帝未能攻入江東,乃是吳漢聯盟互為犄角牽制。”
“如今蜀漢勢大,又得到了荊州和西涼,而且關毅屢屢大破吳軍,孫權必然對關毅恨之入骨。”
曹叡說道:“可即便如此,但我軍和吳軍也在壽春一帶相持日久,彼此仇恨不小啊。”
“攻取壽春,乃是孫權意圖中原,但荊州一直被吳國視為囊中之物。”
司馬懿說道:“孫權取壽春,而失荊州,孫權更想重新奪回荊州。”
“荊州三代君王,其大志都在荊州。”
“吳國勢弱,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若不然,恐被天下人恥笑,九泉之下,如何面對他的父兄?”
鍾繇也說道:“太尉一言語中,孫權如今最恨的人,當屬關毅,若是去說服他,必然會成功。”
曹叡見兩位重臣都這麼說了,也覺得有道理,便說道:“若是能和吳國結盟,又該如何?”
司馬懿說道:“若能成功結盟,那駐紮在徐州的兵馬就可以抽調。”
“吳國若想奪回荊州,必從江夏、柴桑出兵,逆江而上。”
“如此一來,荊州之兵無暇北顧,陛下再從宛城、新野出兵趁機攻取襄陽。”
“接下來,再從潼關出兵奪回長安,就算諸葛亮和關毅是神仙,三線作戰,他們也無暇應顧。”
曹叡露出滿意地笑容:“這樣也好,那就依二位愛卿所言,派出使者前往建業,說服孫權結盟。”
鍾繇有些擔憂:“河北兵力已然調動一大半在兗州,若再調動徐州兵力,一旦吳國背刺,那徐州可就危險了。”
當年關羽北伐,孫權就背刺關羽,趁機奪取了荊州。
這種反覆無常的小人,能夠成為盟友嗎?
“哈哈,太傅大人多慮了,徐州兵力雖然調走,但也只是調走陳留、濮陽、許昌的兵馬。”
司馬懿笑道:“河北之兵雖然調離了大部分,但河北後方穩定,無需太多兵馬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