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點點頭,覺得馬謖說的有道理,示意馬謖繼續說下去。

“陸遜在揚州能和魏國的司馬懿、曹真對峙,可見此人並非等閒之輩。”

馬謖繼續說道:“而且吳國群臣包括孫權都對陸遜十分十分信任,大有當年周公瑾之風。”

“如今吳國內有張昭、顧雍等人,雖失去荊州,但他們的有生力量還在,進攻不足,守城有餘。”

諸葛亮笑了笑:“幼常所言甚是,吳國雖然丟失了荊州,但元氣未傷,恐還有覬覦之心。”

“不過有關羽將軍鎮守,荊州不會有危險。”

“只是壽春的吳國兵馬,是魏國的心腹大患,未來兩年之內,雙方都會在壽春爆發大戰。”

馬謖說道:“丞相說的正是,吳國近年來屢戰屢敗,不進反退,眼下兵力都在壽春和廬江,荊州就失去了威脅。”

諸葛亮問道:“那幼常對魏國是如何看待?”

馬謖回道:“曹睿因泰山祭天而遭逢大雨,以致病重,臥床不起,那是天意。”

“而太子曹芳年幼,魏國兵權大都在司馬懿和曹真手裡。”

“只是司馬懿懂得隱忍,曹真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一旦曹叡有什麼變故,曹芳即位,司馬懿很有可能會展現出自己的野心。”

馬謖眼裡冒出一道精光:“一旦司馬懿奪權,魏國爆發內亂,那我們的機會就到了。”

諸葛亮滿意地說道:“幼常分析的不錯,只是司馬懿看得清天下局勢,應該不會在這種時候讓魏國爆發內亂。”

“若是曹芳真的繼位,其年幼無知,朝中大事都會交給群臣去處理。”

“與其爆發內亂奪權,不如放一個傀儡在皇位上,安撫群臣和民心即可,何必多此一舉?”

馬謖愣了一下,諸葛亮話裡的意思,應該是在考驗自己,便說道:“丞相,司馬懿雖有此意,但此人疑心很重。”

“除了他自己的兩個兒子,司馬昭和司馬師之外,他不信任任何人。”

“況且魏國尚有鍾繇、華歆等人身居高位。”

“曹真、許褚、夏侯霸等大將都手握兵權,他們忠於曹家。”

“只要司馬懿敢有異心,就算不能讓魏國陷入內亂,也能削弱司馬懿的勢力。”

馬謖一笑:“只要司馬不想束手就擒,必然要起兵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