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關羽異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虎見郭奕如此緊張,擔憂地問道:“先生為何要突然加緊巡邏,城中已經巡查很多次了,並無嫌疑之人。”
“若是加緊巡查,只怕會引起民眾不安啊。”
郭奕沉聲道:“你們不知,先前司馬將軍水淹壽春,淹死不少百姓,所以百姓們心中多有怨恨。”
“此時若知司馬將軍再來壽春,豈能不出現動亂?”
“若是城中一亂,東吳再趁機攻城,曹將軍不能主持大事,壽春如何守得住?”
張虎聞言大驚,知道事情緊急,立刻帶上樂林往軍營趕去。
此時的襄陽,經過兩年多的穩定發展,比以往更加繁榮。
議事府中,文武齊聚,一個個面色肅然,看著關羽神色嚴肅,拂鬚來回走動,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決定。
關興見關羽許久不說話,只好先開口道:“父親,丞相和毅兒已經離開長安返回成都,不如派人前去問問情況再做決定。”
關羽停住腳步,陷入沉思。
這也是一個折中的辦法,等送信的人到了成都,大概諸葛亮他們回到成都了。
這時,魯深站了出來,說道:“依屬下來看,此舉大可不必,丞相和關將軍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當初關羽重返成都後,魯深就被派來負責政務了。
關羽轉身看著這個年輕人,作為一名武將,他雖然也讀春秋,但對高談闊論的文人向來嗤之以鼻。
唯一能讓他敬重的,也就諸葛亮和徐庶等人了。
如今的這個年輕人也是嶄露頭角,在荊州兩年多的時間變得更加穩重。
“哦?那你看出什麼端倪了?”
此時馬良還在江陵,眼下關羽只能聽從眾臣的意見。
現在的關羽,不再像以前那般一意孤行了。
魯深說道:“以在下之見,丞相心裡已經將軍出兵,孫權御駕親征,整個江東一片沸騰。”
“如今早已傳遍天下,但丞相併未派人送信來,可見是要將軍相宜行事。”
“並且,丞相送往東吳的書信也已昭告天下,明確說明要齊心剿滅倭寇,三年內不與魏國交戰。”
魯深意味深長道:“若是東吳出兵魏國,那便是與天下人為敵,我軍就可出兵東吳了。”
關羽雙目閃爍,經歷前番荊州之變後,他的脾性收斂了很多。
不然的話,他已經出兵東吳了,不會召集眾人來議事。
此事靜下心來一想,若是諸葛亮真的不打算和東吳交戰,那早就把書信給送來了。
可諸葛亮離開長安後,就一直沒有帶來訊息,這就是一種預設。
魯深繼續說道:“如今孫權往攻安增兵,那就是擔心君侯會出兵東吳,可見孫權已經做好和我軍開戰的準備,此乃天賜良機。”
關羽神色豁然,這句話可是真正說到自己的心坎去了。
他知道,自己是年事已高,雖然他很不願意承認,但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歲月不饒人,不如當年。
如果不趁著這幾年再廝殺疆場,以後可能就要鬱鬱而終了。
看著關毅他們征戰殺場,攻西涼,佔長安,自己只能在江陵和襄陽鎮守,內心早就焦躁不安了。
這次一定要奮餘烈再戰沙場,為復興大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