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正要拜曹真為大將,突然近臣慌張跑進來,著急道:“稟陛下,東吳發兵十萬向壽春進發!”

曹叡聞言,大驚失色,環顧群臣:“如今西有漢軍,東有吳軍,諸位愛卿退敵之策?”

群臣一個個啞口無言,低著頭一個屁都放不出來。

只見華歆站出來說道:“漢、吳聯合,定是兩家約好好之計。”

“依臣來看,只需擊退漢軍,那吳軍就不戰自退了。”

賈充也說道:“只需陛下御駕親征,大會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敵,不不然,長安有失,洛陽大危。”

太傅鍾繇說道:“凡為將者,智過於人,則能制人,孫子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

曹叡猛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來,指著群臣怒斥道:“如今軍情緊急,兵臨城下,爾等卻在此空談,有何之用?”

“曹將軍前往長安,還有何人能前往壽春禦敵?”

鍾繇猶豫良久,說道:“臣保舉一人,可解壽春之圍,不知陛下可同意。”

曹叡不耐煩的說道:“卿乃元老大臣,有何人可用,速速召來替朕分憂。”

鍾繇說道:“驃騎大將軍司馬懿智謀過人,先帝也時常重用。”

“諸葛亮興師北伐,但懼司馬懿,故而散佈流言,使陛下村疑,將其解甲歸田。”

“正因如此,漢軍才得以勢如破竹,攻佔隴右。”

“陛下若能重用司馬懿,西有子丹,東有司馬,可擊退漢吳兩賊!”

曹叡聞言,輕嘆一聲:“此事朕也有悔意,有勞愛卿親去傳旨,命司馬懿官復原職,抵禦吳軍!”

鍾繇領旨,立刻前往宛城,讓司馬懿復職,加為平東都督,統領壽春各路兵馬,擊退吳軍。

華歆又站出來說道:“先帝在時,曾封五子良將,如今雖然大多都病故,但徐晃、張頜仍在。”

“徐晃屯兵新野,防備荊州,張頜尚在軍中,不如派張郃出征!”

曹叡這才想起來,笑道:“若非愛卿提起,朕都快忘記了,若有張頜出馬,朕無憂矣。”

辛毗也站出來說道:“前徵西將軍夏侯淵之子夏侯霸,勇猛過人,陛下也可重用。”

曹叡點了點頭:“好啊,我大魏人才濟濟,又有眾愛卿齊心協力,何愁天下不定啊?”

接著,曹叡拜曹真為大都督,賜節鉞。

命郭淮為副都督,王朗為軍師,封夏侯霸為破虜將軍,選撥東西二京軍馬十萬,由曹真率軍西征。

曹真命宗弟曹遵為先鋒,蕩寇將軍朱贊為副先鋒,領大軍來到長安,與王朗、郭淮商議退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