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譙周冷哼一聲:“那作為使者,為何不行君臣之禮?”

顧雍面不改色道:“漢王雖為漢室宗親,卻並沒有得到獻帝禪讓,恐難以行君臣之禮。”

“胡說八道!”

譙周大怒道:“曹丕公然篡漢,那是改朝換代,我主繼承漢祚,你卻不行君臣之禮,莫非東吳有異心不成?”

顧雍不緊不慢道:“此言差矣,我主自然不敢冒天下之不韙,至今忠於朝廷。”

“是嗎?”

譙周冷笑一聲:“不知道你主孫權口中的朝廷,是曹魏的朝廷嗎?”

“自然不是。”

顧雍淡淡的說道:“在下前來,正是商討一起伐魏,光復漢室。”

“聽聞曹丕十萬大軍南下,由張遼統領。”

譙周譏笑道:“如今已經快要兵臨城下廬江了,而荊州有三萬大軍調動,說是一起伐魏,依我看,這是來求救的吧。”

顧雍說道:“我主受先帝所託,坐擁八十一州,又有荊州之眾,帶甲數十萬。”

“況且,我江東有三江之固,即使曹丕妻子來,又有何懼?”

譙周諷刺道:“既然如此,那貴使前來,意欲何為啊?”

“先前孫劉聯盟時,簽下條約,若是曹兵來攻,要相互扶持,成為掎角之勢。”

顧雍淡然道:“漢王仁義著於天下,應該不會食言吧?”

譙周剛要說話,諸葛亮上前一步,說道:“我主以誠信取天下,自然不會食言。”

“只是不知吳候所謂的漢室,是指何處?”

顧雍對諸葛亮倒是尊敬,抱拳道:“為民爭天下者,如今陛下被曹丕發往山陽,漢王雖是漢室宗親,但曹丕卻得到了陛下的禪讓。”

“天下之民猶不能決,願同漢王共同發兵,消滅曹賊,光復漢室。”

顧雍說話也是模稜兩可,說白了就是不承認劉備稱帝。

對於曹丕自然就更不承認了,這就是為了東吳以後自立做打算了。

諸葛亮看了劉備一眼,劉備當即說道:“好,朕決定,兵出陽平關,與吳候一起討伐曹賊!”